各种打卡活动,会让你的学习初心给忘记,为打卡而打卡,而忘了学习的动力初衷是什么。
看了这句话很有触动,现在确实有很多打卡活动,有的组群打卡,有的朋友圈打卡,为了获得别人的点赞,为了完成打卡,刚刚开始的时候会有激励作用,但是这样的方式无法让你长久的坚持去学习。为了打卡而打卡,在遇到困难时非常容易放弃,因为学习一定是不忘初衷,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才能坚持,不能把打卡当成最终的目标。有些人打卡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也在读书、运动或者会做各种美食,是为了获得别人点赞而做的,所以往往只能一时冲动,不能长久坚持。
如果为了学某样东西要去打卡,不如改成记录。记录下每次学习的成就反馈,能让人更容易坚持下去,因为无反馈不学习。每项知识用到才是学到,用了得到别人的正向反馈,更能激发你去深入的学习。
我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这个App的反馈就非常的及时,它也有打卡,但是它的时间是很短的,最短时间2分不到就可以学习完成了,打卡任务就结束了。它的要求看起来真的不高,让我能够做到,但实际上当我有时间投入去学习英语的时候,我根本就会2分钟停不下来,最长的时候会学习一个小时,如果时间允许。因为我没有觉得有很大的负担和压力,我充满着乐趣,它不停的给我反馈,我又完成了多少个单元,我又取得了多少成就,我的排名在不断上升,我又获得了多少经验值,这些都激发出了我学习的动力,这就是及时反馈的结果,让人有满满的成就感,继续有动力坚持下去。
有些人读完一本书,就会有完整的笔记和漂亮的思维导图,这在作者看来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学习中最有效的是你的触发点,哪个点深深打动了你,并且你可以把它应用出来,有很好的收获,这才是重要的。你如果只是把知识框架画漂亮,没有哪一点可以用出来,那么思维导图再好看也是没有意义的。
学以致用,关键的是点学到了要去用到某个点,触动到你,用出了很好的效果,这才是你学习的成果,这比漂亮的笔记和完整思维导图有益的多。
作者非常强调做到,很多人知道做不到,关键没有去做。他看了别人的书知道写反思非常有效果,他就每天写反思,了解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在每天写写写的过程,他会找到自己情绪起来的触发点是什么,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他会有什么样的新行为,他的情绪越来越平稳,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定能生慧。因为在写的过程有收获有改变,他能够坚持下来,于是开了公众号,最后出了书,这些结果都是他以前完全没有想到的,起因就是他认同别人的观点,写反思有好处,他也认真去践行了,确实也有了很好的收获。
作者认为学习和休息要相结合,人的精力有高峰值有低谷期,在高效的时候学习比较费脑的东西。比如写这个日更文,昨天晚上我就无法写下去,今天早晨醒来精力好,我就有能力完成它。如果感觉学习无法集中精力了,就要学会去放松休息,可以让自己有更好的精力去下一轮的学习。
运动是非常好的一个活动,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原来我只知道运动可以让人变聪明,现在更清晰了,要在运动完以后去做难度大的脑力活动,才会让人变聪明,加强人的神经回路。如果运动完就是休息娱乐,依然不会让人变聪明。
冥想是很多厉害的人都在坚持的活动,因为冥想会增强人的专注力。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最大的或许就是专注力,有些人可以有足够的耐心和专注做一件事情,有些人很容易分心,很浮躁,静不下心,也就不容易成事。
这本书对我而言,印象最深刻的或许就是你知道了一些道理有用,一定得坚持去做,去践行,让自己有收获,这比看很多书有用。看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一年可以看多少书,一个月完成多少,一天可以看几个小时,而是看到了触发自己的点去做,这比什么都重要。作者的成长就是在不断践行中越来越强大,像滚雪球,本来起步的时候很小,但越滚越大,越来越快,取得了自己以前都想不到的成果。
知道了做不到如何解决,那就去做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