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基于稀缺这样的一个事实前提,展开应对的方法学科。在有人的世界,东西不够是个永恒的真理。
因为人的欲望、攀比、和对认可的需求永远都不会满足,更别说对物质的追求了。又因为人是有能动性的,对稀缺性的争夺遵循一定的规律,我们称之为经济学。
一、选择
在东西不够的前提下,人们展开对稀缺性的争夺。
我们看到好学校如何来选择生源呢?根据学生成绩来选择录取,就是对不同成绩的学生进行区别对待,也就是根据成绩进行歧视,歧视在经济学中是个中性的词,就是区别对待的意思。
高档餐厅用价格来歧视穷人,就是区别不同消费能力的人。我们对伴侣的选择,也会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歧视,可能是相貌、学识、家境等等。
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充满着选择,用经济学的角度看所有的选择都是一种区别对待。
所以说:凡选择必有歧视。
二、竞争
在歧视的前提下,我们需要有机会胜出,我们通过什么与别人竞争最好,或者说怎样的竞争方式是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这是经济学讨论的范畴。
春节的火车票是稀缺的、大医院的专家号是稀缺的,当一种东西供不应求,而价格又无法调节供求关系的时候,人们只能通过其他的方式进行竞争,比如排长队、走后门,不管哪一种方式都是有成本的,排长队浪费了大对数人的时间成本,走后门、茶水费更需要成本,而好处直接到了相关人员的手中,而不是消费者获益。再比如房子的销售价格限价,开发商可以有茶水费、摇号费等应对措施。
所以只要有竞争就会有成本,不会因为一纸规定而减少竞争,只是竞争的方式改变。所以说:凡竞争必有成本。
三、政策
在稀缺性没有变化的前提下,政府总是希望有所作为的。如房子涨价,是因为需求增加,而限购并不能消除需求,然而假离婚就是人们的应对之策。
最低工资与同工同酬制度,并不能增加弱势群体的工资待遇,而企业主更可能因为没有议价能力,直接不给他们工作的机会。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让公路成了停车场,让国人过好假期的愿望事与愿违。
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如何违背经济学常识的政策,都将事与愿违,好心而办了坏事。因为凡政策必遭遇对策。
四、争夺
好东西不够,稀缺是现实。对一件东西来说,有人用了有人就不能用。比如安静的环境、繁忙的马路,美丽的风景。有人使用,就有人受到伤害,而且伤害是相互的,没有谁就一定是对的,争夺的最后是妥协。科斯说在交易成本足够低得情况,谁用得好归谁。
没有什么永恒不变得供给者和消费者,根据价格曲线当价格到达一定得成都得时候,原来得消费者将会变成供给者,最更总能达到供需平衡。争夺需要成本,时间成本就是很大的成本,所以凡是争夺必有妥协。
经济学第一部分,稀缺
凡选择必有歧视。
凡竞争必有成本。
凡政策必遭遇对策。
凡是争夺必有妥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