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贫困山区支教的大学生无法长期留下以及留下的人受到巨大家庭压力的新闻,突然想能否建立一个不依赖教师本身连续性的教育体系,如果平均支教的人能坚持两个月到半年,那就把停留的预期时间目标设定在这个时间。这样首先前一个教师走之前可以避免心理内疚和挣扎的时期,这段时期相信也很难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后面来的人教学已经对学生心理关怀的连续性由这种可持续的教育体系来保证。可以考虑设计一些标准化的系列课程以及配套的教材,定义好教师可自由控制的空间,并且初始材料在每一次教师更替中循环更新,结合当地的特征,细化其中的例子以及实现方式。最难的可能是对孩子心灵的关怀,毕竟乍一听起来体系和标准化这个东西都太冷冰冰了,但是这方面我现在也不敢妄言,还需要深入思考才行,可能主要是每位教师本身表现出来的精神态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