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追逐自己的厄运

追逐自己的厄运

作者: 舍山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15:27 被阅读0次
    月亮与六便士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光。

    今天想写一篇《月亮与六便士》的书评。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
    好了,我写不下去了。
    其实以上也不是我写的,是百度百科里面的作品简介。

    思特里克兰德人生是光辉灿烂的么?
    如果他不是以保罗·高更为素材的原型人物,他会更加受欢迎吗?

    如果小说的结尾,他死后的画作并未取得世俗的认同,默默无名至今,我反倒是觉得这是更为合理的收尾。
    看到月光的骑士,一般都是死在山顶处的。所谓马革裹尸,不得其名。

    思特里克兰德这个人物,其中很重要的特性就是,他从42岁开始,就生活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
    甚至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他只能跟着自己的本能往下走。
    有人说,他从头到尾都在和他的肉体和欲望进行斗争,这是一种可笑的说法。难道所为本能不是欲望的表现吗?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和一个连环杀人犯没有太大区别。

    这让我想起了《老子》也就是道德经里面的一段话: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我先普及一下这句话的背景:在先秦时期的哲学著作中,比如《论语》、《庄子》、《墨子》等,大都以旧为美。比如论语中动则尧舜,有些著作动则夏商周,他们都认为以前的就是好的,都是值得学习的。
    而《老子》则向往的更为幽远,早在三五(三皇五帝)之前,还是原始游牧民族的时代,以“无为”而治天下。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描述的。
    和我们的思特里克兰德也确然有一些异曲同工。
    当然,我不是说,这样的方式在当代不合适。相反,多元化的社会更应该有多元化的人性。
    只是,我不用管任何人,不用在意任何人的感受,一意孤行,凭本能活下去,或者凭本能死去。在我看来,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好的选择。

    在书中,我更喜欢的角色是一个小配角:布吕诺船长。
    他和妻子在一次骗局中侵家荡产,他和妻子都不愿意在受人尊敬的旧地方过穷日子,于是借钱买了一座无人岛。带着几个土著,种植椰树,盖房子,二十年的时间,这座无人岛变成了美丽的花园。他们的生活欣欣向荣。

    从本质上说,他和思特里克兰德是一样的,都在追求自己的“月光”。
    思特里克兰德追求动物和艺术的本能,他追求自己的孤独者的梦想。

    布吕诺船长是幸运的,他有一个相同价值观的妻子。
    思特里克兰德也是幸运的,他有一颗坚持自我的心,至死不终(死后他还坚持让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烧毁了那间小屋)。

    我们应当欣赏的,不是他们选择实现目标的方式,而是对于自己所想的坚持,以及一旦决定而不后退的坚韧。
    纠结的人生,才是最可悲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追逐自己的厄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t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