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付出那么多,还是没结果|付出型人格如何改善亲密关系

付出那么多,还是没结果|付出型人格如何改善亲密关系

作者: 浅午花园心理室李辛园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14:47 被阅读0次

以下是在心理咨询中,关于“付出型人格”在认知、行为层面的改善分享:

·你是不是一个“考虑自己感受总是在别人之后”的人。羡慕那些只顾及自己的感受的人,这样会被别人理解,自己这种类型无论做的再多,别人根本看不见。

· 在每段亲密关系中,都会小心翼翼,生怕对方不高兴,有求必应,甚至加倍满足,但是自己发现,对方脾气和胃口反而越来越大,指责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够多,自己累了,也怕了。

· 从怀孕开始全部是自己一个人照顾自己,每一次产检都是自己去的,照顾着公婆,侍候着老公,直到生娃,也只有娘家人来关心过我的感受,非常失落。

· 即使心里委屈,自己还凡事总以对方为中心,吵架过后,总是思考他怎么想,他会怎么做。即使对方做的不好,也总是能理解对方。但自己心里的怨愤,又在提醒自己,我不想当个怨妇!

一、你委屈了这么久,TA知道吗?

当我问到这句话的时候,大部人都带着犹豫回应,“TA应该不知道吧……”

“我觉得不用说他就应该知道!他可是我老公啊!她可是我女友啊!……”

显然,我们无法完全了解最亲密的人的每个想法。这屡屡失望后积压的委屈,总是久久无法释怀。

亲密关系中,我们有太多没有说出口的渴望与期待,在没有学会爱自己之前,就只好责怪,是TA不够好。

 其实在你付出的那一刻,内心有一个隐藏着的期待,这个期待就是:

· “你看,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对你这么好,总是先满足你的需要;这意味着在我心里,你的位置是最重要、最高的人,我是对你最好的那一个。

· 我也希望在你的心里,我也是你最重要的人,你是对我最好的人。以我对你的方式来对我吧。”

如果运气好,我们是会遇到一个跟自己有相似需要、同样期待的人,TA能懂我们内心的需要,满足自己期待。

但大概率是,对方与你的内在模式、内心期待差异非常大。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必要跟身边这个依然爱你,也愿意满足你,但不知用何方式满足你的人好好沟通,达成理解。

人在关系中,常会把亲密关系中的爱人,当做生命中的“重要他人”、这就是“投射”、“移情”,也叫做情感的转移。

那个早年生活中没有被充分满足过,又一直期待着被满足的你,把这部分需求转移到了当下这个“重要他人”身上,希望TA给予自己充分的满足或者认可。

弗洛伊德曾说过,没有被满足的那些情绪、情感,从来不会消失,只是被活埋了,在适当的时机他们会重复呈现,也称为“强迫性重复”。我们要做的就是,觉察、接纳内心的这些渴望与期待,让自己在情绪感受上得以释放,内心状态自然会变得可控。

 二、 认知改善:学会提要求与拒绝。

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很多时候这个逻辑是不成立的。

就像中国近代史中的清政府,打了败仗就割地赔款,本意是想换取和平。但如果你的付出与牺牲,是无底限的,似乎就像在跟全世界宣告:这里钱多、人傻、速来!

富而不强,仍然是要挨打的。有付出爱的能力,但没有保护自我的能力,仍然会一无所获、甚至可能失去一切。

只有建立清晰的人际界限,建立底线、表明立场,你的付出才不再廉价,才能获得应有的尊重。

就像一个国家的界限,不是随着山川河流地貌自然形成的,是通过上一次战争的结果来赢得的。人际界限的形成,就是通过学会提要求与拒绝来建立。

人的自我,就相当于是一个人的主权。对于付出型的人来说,提要求和拒绝这两件事是无比艰难的。你的那么多需要,话到嘴边也说不出口;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即使你自己做不到,也无法拒绝。

三、拥有提要求的自信和拒绝他人的底气

 重视你自己,重视你自己的感受

这并不是教你变得自私、自我,而是在付出的序列中,换个顺序。

以前是先照顾别人,再照顾自己。现在开始先照顾自己,再照顾别人。这是爱自己的开始,也是付出不再感到委屈的开始。

这样做可能收到的效果是,不仅赢得他人的尊重,重视你的付出,同时也教会了对方如何待你。因为每个人都是看你怎么对自己,来对待你的。

就像一杯水,满溢之后的那些分享给别人,是爱。水杯已经空了,还分享给别人就是透支,这时候就一定需要巨大的回报,来灌溉自我才会有存在感、价值感。

只有你内心坚定深信:你自己的感受是值得被重视的,自己是重要的!才能享受自在的亲密关系、人际关系。

四、行为改善:怎么破?

在这里,分享一个可以高效沟通,平衡两人关系中需求的万能公式:

表达事实+说出感受+提出要求/表达拒绝

如,在孕期,老公无视你需要照顾的状态,还要求你照顾他和他的父母。

例:我在孕期因为有孕激素的影响(说出事实),情绪和身体都会很难受(表达感受),我现在的状态暂时没办法照顾你和你的父母了,我需要先照顾自己和未来的宝宝(表达拒绝),如果你可以的话,我也希望你在情绪和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工作之余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可以吗?(提出期待)。

如,女友一再要求你的陪伴,完全无视你在她的要求和工作发展上的纠结感受。

例:我知道你希望我有更多的陪伴,但目前我的确有身不由己的工作安排(表达事实),一方面我也想让你感受到我对你的感情投入,一方面也需要在工作上有所发展,为我们的未来作计划和打算(说出感受),我想先忙完这阵儿,就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你了(表达拒绝、提出要求)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跟你提要求,你会拒绝吗?我想大部分人是不会的。

之所以称为万能公式,就是可以用在各种人际关系中,一方面可以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建立自己人际界限。

以上,来自 浅午花园心理室 的心理咨询实录。因篇幅有限,深入探索自我,改善关系,需移步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或心理课程中开展。

相关文章

  • 付出那么多,还是没结果|付出型人格如何改善亲密关系

    以下是在心理咨询中,关于“付出型人格”在认知、行为层面的改善分享: ·你是不是一个“考虑自己感受总是在别人之后”的...

  • 远离经常自我感动的人

    01 自我感动和付出型人格还是有区别的。 黄晓明曾在节目中说自己属于付出型人格的那种。 他说:“我是一个付出型人格...

  • 付出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

    不由延伸一下个人理解的“付出型人格和讨好型人格”的区别,大约是出发点不同和结果导向不同: ——付出型人格:站在对方...

  • 一分钟探索冲突型人格秘密

    冲突型人格人格分三种:亲近人型人格、回避人型人格、对抗人型人格。 1、亲近人型人格的表现是:在行为中付出爱、付出情...

  • 付出型人格

    今晚在回酒店的路上,龙哥跟我讲他的感情历史,自夸了下他自己是个多么好的男盆友,这些源于他是个付出型人格的人。当时自...

  • 付出型人格

    付出型人格,在恋爱中,总是比较心累的那个。 我想着我们的未来,我们怎么怎么样,实际上这会给对象很大...

  • 付出型人格。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性格有些怪异,说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却又在某些时候给人一种特别自私的感觉。仔细想了想,大概我的“付...

  • 单方面的付出有必要坚持下去吗?

    在感情世界里,我们常听人说到一厢情愿的付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有人说我是付出型人格是讨好型人格,所以会不自自觉的想...

  • 2018-03-11

    付出型人格果然吃力不讨好

  • 付出型人格和自我型人格

    柏邦妮说:心里那么苦的人,要多少甜才能填满啊。 马东说: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 不可置否,但在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付出那么多,还是没结果|付出型人格如何改善亲密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uk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