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年散文学会第二天的讲座也是重量级专家,山东省作协主席黄发有先生。
他给大家讲《散文创作漫谈》。
首先他说散文创作要真实,这是很重要的。散文的范围很广,有的有一定的实用性,像演讲词、广告词都有些优秀作品。
但有的人过分追求大,力求高层次、高视野、大散文,也是个问题。
还有的人写亲情,有时自己被自己感动,过分放大亲情,也是不对的。
有的时候散文和小说的界限容易混淆,其实区别就在于小说可以虚构,而散文需要真实。
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用自己的眼光,细细的打量,最有可能的写出好东西,像新疆作家李娟、刘亮程,就是写自己最朴实最熟悉的生活。而更多的人喜欢关注别人写什么,对自己的生活熟视无睹成了生活的盲点,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用新的眼光看自己的生活,盘点生活,发现有料的事物去开掘,写出丰满与细节。就像俄罗斯作家普里什文写的《林中水滴》,细致的观察,把人带入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大自然。找到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提升品味,多看好作家怎样处理面对的材料,用自己内心的精神力量化解现实。
写熟悉的生活不要用惯性思维,套路化,缺新意,不要人云亦云,像绳子把自己牢牢捆住。这样的话,别人是不愿看的。
第二,黄主席讲到思想性,智性对散文写作非常重要。
写的出色的大部分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擅长多种文体,比如鲁迅,小说、散文、杂文都写的好,各文体之间各有吸收。
再比如沈从文是思想与文字的有机融合,思想就像散文的血肉一样;林语堂是语言典雅,是闲适散文的代表;梁实秋是随意中自有情怀,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有思想性。
国外的像罗素、丘吉尔、萨特、尼采,感悟也是美文。
还有一些自身学历不高,因为热爱文学,自学成才的主编、创刊者都令人敬佩。
第三是好的散文一定是美文。
一般语言比较考究,文体有自己的追求,各种形式的完美搭配。
就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具有很强的思辨能力,使读者有强烈的代入感,文字讲究,是杰出的美文。
总之写散文不要一上来就把宝贝全都搬出来,要一件一件不慌不忙的摆给别人看,次序上还要有讲究。
讲座结束赢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会后更是被签名者紧紧围绕。
黄主席讲的一点没有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最贴近生活,最真实,最质朴具有新鲜思想的生活感悟就可以出好散文,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提炼出打动自己打动别人的美文,需要慢慢去发现和体会。
听黄主席的讲座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自己读书着实太少了,黄主席信手拈来的例子,每位作家的特点都解析的明确透彻,我想我下一步还是先恶狠狠的读书是最重要的。那些讲解反而变成了我的书单,先从这些打动人心的作品入手开始读。
黄主席是南方人,虽缺乏北方汉子的健壮,但听完讲座顿觉高大起来,有深厚学识又谦卑真诚的人总让人敬仰,而且还觉得非常可爱可亲起来。
提醒自己先开始恶狠狠的读书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