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作者: Sherly觉知 | 来源:发表于2018-09-01 19:46 被阅读0次

觉知也有一年半了,从开始还要提着一个“知”觉念与呼吸,到念起即能觉,呼吸时刻都能感受到那一呼一吸,似乎没走任何的弯路,就直达了。

觉知是捷径,却不是每个人此生都有机缘能与之相遇,其中,还是自己的福报吧。

今天开始在简书分享,能分享些啥现在也不知道,分享多久也不知道……面对这一个个的未知,唯有内心想要开始干点活,把自己的真实体验与感悟分享出去的心是坚定的。只这一点,也就够呢。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以前不懂,后来开始觉知后,慢慢明白,这与禅宗里的三重境界其实差不多。

第一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从小被灌输的各种概念与知见,让我们觉得自己所体验到的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真实的。主流社会认为对的就是对的,应该的就是要这么去做的……自我意识建立在集体意识的基础上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再是山,看水不再是水。

头脑中被灌输的概念慢慢脱落,根深于信念系统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应该与不应该”、“对与错”不断的松动,开始有独立于人群的自我意识与认知。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如果说第二重境界是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第三境界在说的就是圆融一切的圆融。看山不再是山的时候,仍然还有一个自我意识与主流意识的对立,认为过往建立在集体意识之上的个人意识是睡着的(非觉醒的状态),集体意识是有问题的,它们并不是实相,自己慢慢觉醒后体会到的才是。当再次回到看山还是山的状态时,便是圆融一切的状态,此时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已无对立,每一个人皆在自己的【道】上。

第一重境界对应【为学】:我想要这个,我不要那个,这个才是好的,那个不是好的……

第二重境界对应【为道】:好坏对错,应该与不应该的概念纷纷剥落,日渐归于自己的道与中心。

第三重境界对应【无为而无不为】:不再有自己的主观选择,做什么都是一样的,都是中性的,任由道做主,自然而然去到自己该去的地方,就像大海里的浪花,只会随着整体的做而做。而能无不为的关键在于对于道于自身所运作的一切都是没有自我的主观定义与评判的。

当内心不再被任何概念束缚

“没有什么是要做的”自然转变为“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空性”,就不再只是一个概念,也不再只是一瞥。而是可以随着红尘的浪淘尽情翻滚于其中的大自在。

相关文章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这里老子不说“以至于无”而论“...

  • 随笔

    为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 《道德经》 国事: ...

  • 老子: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觉知也有一年半了,从开始还要提着一个“知”觉念与呼吸,到念起即能觉,呼吸时刻都能感受到那一呼一吸,似乎没走任何的弯...

  •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

  • 读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 2017-11-08

    老子我见——道的内圣外王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

  • 《复盘》第十次作业

    【I】重述知识 老子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你的体验、知识、经验、认知系...

  • 减法生活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第四十八章译文:求学则日增,求...

  • 谈《庄子》:无为

    无为是老子哲学重要的概念。《道德经》四十八章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其文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的话很简约而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损之又损,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xwu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