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生活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年人而言,已经成为了美好的回忆。
那个时候没有这么多的电子设备,当然暑假作业也没那么多。
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游学这个专用词汇,但上世纪九十年代假期出游确实是一个很高端的选择。
那个时候火车还是绿皮儿的,买票还是不容易的,暑假的票就更考验个人实力了。
暑假也是一个探亲的好时候,坐着绿皮车,带着大茶缸,和家人坐着绿皮车一起踏上了漫漫的探亲之旅。
去接开水或者卫生间都像是一场战斗,最好的方案是跟着卖货的小车一起冲过去。“啤酒饮料,矿泉水,八宝粥方便面”都是那个时候的主打产品。当列车停到了大站的时候,还有机会下车买点当地的特产,比如熏鸡什么的。火车站周边的食物大部分也仅仅解决了果腹的问题,想吃的好一点,还是要提前准备一下的。条件好的可以来只烧鸡,一般的可以来点花生米,再加上泡面和水果,旅途上感觉到真的好充实。
去天津看亲戚,自然少不了吃饭。天津人一般喜欢自己做美食,厨艺平均值都很高。烹大虾,贴饽饽熬小鱼,捞面,饺子,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
美食总能让人感觉生活是美好的,虽然海河的水质不那么好,出产的啤酒也受到了影响。但仍不影响津门的老少爷们儿们在夏日炎炎的天气里吃海鲜,喝啤酒。
出门都是在完成暑假作业之后的事情了。面对暑假作业,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策略。最好就是放假的时候集中时间突击一波,剩下的时间玩的也踏实。
小时候游泳池虽然是露天的,人也很多,但依旧阻挡不了大家的热情。在浅池子里,终于靠自学完成了抬头蛙的学习。这也成为了今后行走泳池的底气。用游泳的地方有两个池子,在浅池子完成了入门级的学习之后。就小心翼翼的去深水池扑腾了。深水池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肯定是贪不到底的,虽然有救生员,但还是得小心小心再小心。就是贴边游。
虽然有那么一次脚抽筋的经历,但因为靠着池边近,所以很快就靠岸了,也化解了危机。
夏天的美食自然离不开西瓜冰棍儿和凉粉。特别是出了一身汗的小伙子们,更觉得这些美食是最棒的。
夏天天气热,吃饭反而缺乏了动力。面条简单又省事儿,还能配炸酱麻酱,各有味道。
西红柿炸鸡蛋汤也是好的,酸酸的开胃。
一下子假期仿佛离这现在已经很远了,童年的快乐只能在记忆中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