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专利侵权诉讼或抗辩的基础是先要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这也是法官判定侵权与否的前提及依据,会从根本上影响判决的结果。因此,专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解释,也常常是原告和被告双方争辩的焦点。然而,尽管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都有做出许多相关的规定,但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对专利法律工作者来说,依然是一个难点。故而,本文试图对现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相关原则做一个整体上的逻辑梳理,希望能够帮助专利法律工作者更加容易地进行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确定。
关键词: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专利侵权判定 等同原则 禁反言原则
专利文件相较于其他技术文件的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在于独特的权利要求书设计,其是专利文件的核心,一方面是申请人希望保护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是判定是否侵权的依据。但由于文字局限性等原因,仅从权利要求的字面理解,还不能合理判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即专利法赋予的范围,这就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及原则来进行判定。
权利要求范围判定的理论依据有很多,包括但不局限于:《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审查指南》、《专利侵权判定指南》、相关司法解释、相关原则(如等同原则、禁反言原则等)。若想合理确定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需要结合上述各个规范,并根据具体案件的现有技术与产业实际状况等因素做出综合判断,这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笔者基于以往工作经验及与资深同行们的交流探讨,梳理了一种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解释的确定步骤,具体步骤见下图。
下面,笔者会对上图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整个确定步骤笔者将其分成了两大子步骤,第一子步骤是“确定字面范围”,第二子步骤是“确定实质范围”,并且这两步骤是有前后顺序的。这里的“确定字面范围”可以理解为:获取“清楚”的字面范围。专利法第26条虽明确说明了权利要求需要“清楚”,但仅从权利要求字面文字来解读,有些文字或特征还是不能直接毫无疑义确定清楚的,笔者认为需要首先确定其字面意思,即把字面意思确定清楚或解释清楚,这也是下一步确定实质或合理范围的前提条件,否则一个连字面都不清楚的权利要求也很难来确定其实质或合理的保护范围。
其次,针对“确定字面范围”,笔者进一步将其分解为两个步骤进行操作:①分解最小技术单元,②确定清楚特征。
1、对于“分解最小技术单元”,是指将权利要求分解为若干个最小可解读单元或特征,然后再对每个单元进行字面含义的确定。通常最小技术单元可以理解为:能够相对独立地执行一定的技术功能、并能产生相对独立的技术效果的技术单元或单元组合。本文中,笔者将最小技术单元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为“主题”,第二类为“不清楚特征”(即需要进一步确定实质含义的特征或特征组合,通常有可能是侵权判定的争议焦点之一),第三类为“清楚特征”(即没有任何争议或明显错误但能唯一解释的特征)。这里还需说明一点,主题有可能也是不清楚的,当主题不清楚时,可参照不清楚特征的确定步骤进行判断,由于绝大部分专利的主题是清楚的,故这里不再单独把不清楚的主题这种情况纳入进来。
2、对于“确定清楚技术特征”,是指将上一步分解出来的最小技术单元进行一一解读并确定清楚的含义,具体可进一步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操作,例如图中的步骤:首先,如果全文有明确定义且清楚时,可对解读的特征进行判定(可以理解为内部证据);其次,如果前者不能确定,则再看官方程序中是否有明确的解释,如有则可对解读的特征进行判定(可以理解为外部证据);再次,如果前者还不能确定,再看是否能从工具书中找到明确的依据,如有则可对解读的特征进行判定(可以理解为本领域人员唯一解释的补充);最后,如果上述方法都不能清楚确定解读的特征含义,则通常可认定该特征是不清楚的。一般来说,实质不清楚的特征是无法进行侵权比对的,法院一般会直接判定不侵权,这个时候原告可以举证来明确含义进而重新确权,而被告则也可以依据“不清楚”来无效该专利,由于不是本文重点,故这里不具体阐述。
再次,针对“确定实质范围”,笔者也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两个步骤进行操作:③确定特征范围,④确定权利要求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特征已经是经过第一大子步骤将每个最小技术单元确定清楚的了,即已经可以作为确定实质范围的基础。
1、对于“确定特征范围”,此步骤应该说是所有步骤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一个,因为这里面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图中给出的若干原则仅是最常用的几个,根据不同的个案还需应用其他原则或其他法律法规,由于每个原则及法律法规的内容都很复杂,本文不具体阐述。
此步骤需要确定特征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无争议固有范围特征,此类特征是没有任何争议的,范围也是唯一确定的,比如说数值范围特征,这类特征通常是被告双方均无争议的特征,通常不需要运用任何原则或法律法规即可唯一确定的;
(2)可能扩大范围的特征,此类特征通常是可以被扩大解释保护范围的特征(参见图中三角形内的扩大解释应用场景举例)。首先,可能适用的是等同扩大,这里就需要结合等同原则的判定方法,如若是应用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达到基本相同的效果,并且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的特征即可认为属于等同,可以一定程度上扩大该特征的保护范围;其次,可能扩大范围的原则还可以结合公平原则、折中原则等来综合判定。或者,基于该特征是否为贡献度高的发明点特征判定,例如为了更合理的保护权利人对社会的贡献,也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扩大该发明点特征的实际保护范围。当然,发明点特征的确定还需要结合现有技术及本领域人员的理解进行判定;
(3)可能缩小范围的特征,此类特征通常是可以被缩小解释保护范围的特征(参见图中三角形内的缩小解释应用场景举例)。首先,该特征可能是相同或等同的特征,但这种特征基于某些原则和法律精神会被缩小范围。例如,结合相关原则如公平原则、捐献原则、禁反言原则、特意排除原则等,可以一定程度上缩小该特征保护范围;其次,一些情况下,如果是非发明点的特征,也可能不会将其范围进行等同扩大或在一个小范围内进行有限程度的等同扩大,也就相当于一定程度缩小了其保护范围;
(4)可能扩大范围的主题,此类特征通常是可以将保护的主题扩大到更广的主题上(参见图中三角形内的扩大解释应用场景举例)。通常来说,如果是发明点基本相同且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主题,可能会进行扩大解释。这里简单举个例子,某个发明专利的主题是一种电饭煲,发明点在于煮饭的烹饪程序,申请专利时市场上还没有电压力锅产品,此时有人设计了一款电压力锅,且使用的烹饪程序完全与上述发明技术相同,并且该电压力锅也是在煮饭时使用该专利保护的烹饪程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也很容易想到这种技术转用方式,那么此时就应该将电饭煲的主题扩大到电压力锅的领域,如此才能真正保护到专利权人的合法利益。
上述四种情况,实际案件分析时还需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上面仅是提供了一种基本思路,具体判定时的情况还会更加复杂,考虑因素也会因不同案子而有所不同,由于本文重点不在此且篇幅有限,故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2、对于“确定权利要求范围”,到这一步其实确定步骤已经基本结束了,只是对上一步骤进行一下汇总,即将上面已确定实质范围的所有特征进行最后的组合,然后就得出了整个权利要求最终的合理保护范围,即根据图中公式得出:
权利要求合理范围 = 范围确定或扩大的主题 + 明确的特征 + 范围扩大后的特征 + 范围缩小后的特征
经过上面一系列的步骤后,我们就可以相对比较清楚的确定权利要求实际的合理保护范围了,再根据个案中特殊的因素做一些适当调整即可。这种确定步骤从逻辑上也应该可以更好的说服法官去理解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后续侵权判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要做到权利要求范围的合理确定,是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原则的应用掌握扎实,做到融会贯通,并要对案件相关的技术领域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然后才能进行综合判断。本文给出的确定步骤,仅是笔者梳理的有关权利要求范围确定过程中的引导性思路,供读者在实际确定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时参考之用,也希望能对法律专利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或学习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最后,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由于笔者法律知识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来源:IPRdaily 编辑:金石智权
作者:崔春 刘晓明 徐智锋 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
说明:本文如有侵权,请联系金石智权小编进行删除,谢谢。
—— End ——
[ 关于金石智权 ]
沈阳金石智权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知识产权业务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开发,致力于解决客户知识产权问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我们的主要产品有代所解决方案、企业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研发设计团队均具有多年知识产权行业软件研发经验,精心打磨数十年,不断创新,专注研发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软件。
想了解更多知识产权相关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沈阳金石智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关注我们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