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乐主义(Hedonism),百科解释为:出现在 18 世纪的一种动机学说。是动力心理学形成的一个重要来源。认为人的行为由人的趋乐避苦欲望所引起。边沁第一个系统地阐述了心理享乐主义的普遍原理。
特罗兰德曾划分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三种享乐主义。实验心理学家属于过去的享乐主义,认为过去的快乐是现在行为的决定因素。如桑代克于 1898 年在迷笼实验中所发现的效果律:凡立即导致快乐的动作,则留下好的印象并重复出现,凡马上导致痛苦的动作,则留下坏的印象且复现也受到抑制。现在的享乐主义主张当前的快乐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准则,人的行为目的是寻求当前的快乐或逃避眼下的痛苦。18 世纪和 19 世纪的享乐主义属于未来的享乐主义和社会的享乐主义。边沁认为幸福是个人和社会的唯一的善的学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关心自己的利益。边沁试图以有意识地避苦趋乐来解释一切社会行为。
着重看避苦趋乐就可以了,也可以说就是趋利避害的简化版。性和攻击性是动力心理的两大基础,这里的性不仅仅指性。如此说来,想想便了然了。
我感叹的是,现在到处都在说享乐,广场舞大妈说要学会享乐,公园里椅子上的中年人也说要会享乐,今天去理发店连小帅哥托尼都在说要学会享乐。看来享乐的吸引力不一般,可是有着全年龄段的群众基础。
享乐到底是极端的利己主义,还是骄奢逸乐的一件华丽外衣呢?或许我们大多数并不知道,正如我们对享乐主义的定义并不真切地理解一样。我认为如果没有目标的享乐,享与不享都是白享,于事无补、于情无逸,享乐也只是个空洞的名词和形式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