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春天,似乎来的早一些。
还不到清明,沟坡已经润泽了。那些看似像怨妇一般的芦苇啊、茅草呀、荻草呀、蒲草呀虽然还是满脸的憔悴和迷茫,但是其底部挨近土地的地方,已经朦胧着鹅黄的或淡绿的烟雾 ,更不用说岸上的杨柳了——他们润润的泛出嫩绿的油色,细长的枝条上,匀称地镶嵌着鼓鼓的幼芽……那个年代,是刚刚改革开放后不久,已经开始土地承包、包产到户。唯独或者永远不能承包到户的,恐怕只剩下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
1983年的4月2号,作为实习生,我们在那个下午,乘坐学校雇用的解放牌拖挂车,奔赴实习点——德州平原县。
“你看你这个老叔,干嘛要对孩子那么凶呢?孩子说的错了吗?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不是吗?干嘛要还和孩子较劲呢?”这是谁在说话呢?这像一个成年人吗?其实我们稍微地仔细认真地观察就会发现:这貌似苍老的声音中间,其实还是隐含着清亮的年轻的成分的。这个声音,是从一个教室里发出来的。这个教室,位于平原县的东关中学。这是一个老师,正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课 。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只见他眉头紧蹙,面容严肃;心情沉重而愤懑。整个教室,似乎都弥漫着沉重而严肃的氛围。看着老师讲课的表情,看着学生们沉醉的状态 ,看课堂上的氛围,仿佛周围的一切都成为虚空。只有老师所散发的那种情绪、那个声音在这狭小的时空里游走在每个学生和听课老师的细胞和灵魂中。
这是俊海同学在上实习课——初中语文的《老杨同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