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两句】
坚持“每周一本书”其实已经两个多月了,但这是第一次用书面的形式公开展示。
既是为了不让自己读过的书被白白忘记,也是想找到一起读书的小伙伴。
之所以定下的目标为“每周一本书”。
一是不想盲目追求数量。
二是生活琐事多多,无法完成大量阅读。
三是这个想法出于对阅读的兴趣,而不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也没有紧迫的读书的需要。
本人不善言辞,所以这个系列只是个人向记录,不是推荐也不是书本精华整理。
【正文】
这周看的书是《三体Ⅰ》以及《流浪地球》。
先说《三体》。
其实这已经是第二次阅读了。只不过第一次看的是电子版,这一次下定决心买了纸质版。
在年前的最后一个购物节把心心念念的书买了回来。虽然直到年后才开始看。
再看一遍是在二刷完《流浪地球》之后(现在已经三刷啦~),从晚上九点一口气看到凌晨一点半。这一次阅读因为看过网友所说的对《三体》最印象深刻的句子,所以看到熟悉的句子的时候有了更明确的印象。也顺便想起来《一本好书》里面表演的片段,虽然演的并没有让我很满意……
回想起第一次看《三体》还是大学,为什么会下载电子书已经忘记了,可能和大刘获奖有关。寝室10点半熄灯,洗漱之后的我躺在床上翻看手机里面的电子书,最后决定看《三体》,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是一脸懵逼的。因为也是第一次看科幻作品,没有想到是外星人的故事,作品隐藏的也深,可以说是耐着性子读下去的,直到最后真相揭晓的时候,可以说困意全无,恍然大悟。所以,当日后在一个叫“必须耐心读到最后”的书单里面看到《三体》的时候,并不感到意外。
当时已经半夜,第二天还有课,就没有继续。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一口气把剩下的两部都读完了。
然后开始疯狂安利,并给身边从不看科幻的小伙伴安利成功。
所以我向之后的人推荐的时候就在说,不要觉得科幻自己不感兴趣就不看,这个作品能吸引非科幻迷,绝不仅仅是因为里面丰富的想象力。
这次是读第二遍,虽然没了初次阅读时的震撼,但对其中的内容和人物有了新的理解。比如“红岸”的回忆部分,比如叶文洁为什么会回答。
虽然是硬科幻作品,但是文科生读起来也是毫不晦涩。不愧是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提到世界水平的人。
再说《流浪地球》。
当初买《三体》的时候还真看到《流浪地球》的推荐了,但是考虑到经费就没有购买。
看完电影后对原著有了强烈的兴趣,刚好一个朋友分享了文件。
文件前面写着预计阅读2小时,但是实际不到1小时就读完了。但是说实话,读完有些失望。
因为是20年前的作品,大刘的文笔还没有《三体》那么流畅,并且中篇的数字较少,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设定集。电影中动人心魄的惊险场景在故事也根本没有出现,甚至人物都没有共同的,感觉电影更像是一个“同人”。
虽然在电影和《三体》的对比下,《流浪地球》远低于预期,但也补充了很多电影中没办法展开详细说的东西。依然是值得观看的!
【预告】
本周读书《三体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