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六六:所见非道

《传习录》六六:所见非道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9-04 21:35 被阅读0次

    《传习录》六六:所见非道

    问:“道一而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求之亦有要乎?”

    先生曰:“道无方体,不可执着,却拘滞于文义上求道,远矣。如今人只说天,其实何尝见天?谓日、月、风、雷即天,不可;谓人、物、草、木不是天,亦不可。道即是天,若识得时,何莫而非道?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所以不同。若解向里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亘古亘今,无终无始,更有甚同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又曰:“诸君要实见此道,须从自己心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老实讲,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事情,都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肉眼所见的,很可能不是它的全貌。所以,睿智的人讲“外面的眼闭上了,内里的‘眼’才刚刚打开”。古时候,许多乐师,为了避免眼睛对自己“用心”的干扰,常常用自毁双目的办法,来让自己彻底闭眼。《诗经·周颂·有瞽》开篇即写“有瞽有瞽,在周之庭”——王庭上,一排排站满了技艺高超的盲人乐师。

    《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夫道,一而已矣”——说到底,道就是一,只有一个道。追随王阳明求学的陆澄发现,古往今来,众人谈及的“道”却各不相同。到底是孟子的判断出了问题,还是众人的见识出了问题?又或者对“道”的认知与判断另有门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先天地而生。既然,道先于天地而存在——“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所以,天地万物的运行无不合于这个“道”的。

    在老子关于“道”的哲观中,压根没有人什么事儿。相对于“道”而言,人是另一种存在。《中庸》讲“唯天下之至诚”能尽其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以至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并立为“三才”。

    也就是说,人类文明崛起之前,已经有个作为天地之母的“道”存在了。人类社会的规则适应了这个“道”,便能在尽人性、尽物性的和谐相处中,与天地并存。孔子在《易经》中,把人的这种努力概括为“修己、修身以合天德”。

    问题是,人该如何“修己、修身以合天德”呢?毕竟,常人连什么是天都搞不明白。日月风雷就是天吗?人物草木不是天吗?在不断地追问中,王阳明指出“道即是天”。也就是说,老子所没办法、勉强命名的“道”,其实就是大家心目中的“天道”,王阳明则干脆将之概括为“天”。

    人类的一切求知活动同用肉眼去观察世界是同一个性质,都是在向外作有益的探索。但就像人用肉眼去观察世界会存在局限一样,人类的一切求知活动都是有局限的。两千多年来,有大批乐师为了避免眼睛带来的干扰而自毁双目,却从来没有人为了觉悟到天道而放弃自己的求知。

    陆澄讲“古人论道往往不同”,王阳明讲“人但各以其一隅之见认定,以为道止如此”。这些,都是人的求知局限所引发的。一群盲人去摸象,摸到的部位各个不同,我们怎么能奢求他们能一下子摸出大象的本来面目呢?反倒是最先克服求知局限,静下心来,用心去感受大象的人,可能会最先洞察大象的世界。

    说个车轱辘话,“道”本来就是天,只是好事的、自以为聪明的人,人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所谓的“道”其实就是人心目中的天。既然如此,这个天,或者说这个“道”到底该向哪里去求呢?还要继续依靠那必有局限的求知吗?或者转而向自己的心中去求?

    所见非道,所执必失。道自在人心,不假外求。

    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唯心,可问题是,要想发动人“修己、修身以合天德”,他自己的心如如不动,又怎么行得通呢?《大学》八条目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心不能发动,一切都是枉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六六:所见非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ec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