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北京度过的第二十个秋天了。
一年之中,我最喜爱的季节就是秋天,这也许与我在秋天出生有关。记得我最尊敬的作家,老舍先生说过,秋天一定要住在北平,北平之秋便是天堂。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匀。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
的确,秋天是最好的。风不是很大,雨也不是很多,在午后的阳光中甚至能感受到丝丝温暖。红颜色和黄颜色悄无声息的染进了叶子里去,银杏和枫树都换上了华丽的衣裙。风一吹过,那树上的叶子如金粉,银粉,一下子铺天盖地的散落下来,仿若一场黄金雨。那些大的叶子成双成对,如蝴蝶一般翩翩起舞。偶尔调皮地飞落在人们的头发上,衣服上,留恋着不想走。
十月份说起来也看不到什么荷花了,但是残荷却别有一番风味。夕阳之下,那黑色的倒影。静静的映在水中,如一只只仙鹤屹立,远处的西山泛着温柔的粉红色的光,像一层薄纱,将整个湖面笼罩起来…
北京的秋天与别处不同。北京的秋天是有香味儿的。栗子的香味儿几里外就能闻得到。大个儿的栗子用手一撵,就露出了金黄色的栗子肉。放入嘴里,一下子就化开了,那蜜汁的味道也一起甜甜的入了肚儿。混着那热气,不美都不行。
还有院子里的柿子树。叶子都掉光了,只留下一个个小灯笼似的大柿子在树上欢笑。用树枝儿一个个捅下来。揽上几天。剩下的还能做成柿饼儿。
揽过的柿子放在白瓷碗里,拿小勺儿一捅,那浓浓的柿子汁儿就流出来了。最喜欢吃那一口柿子肉,又筋道又香甜,那味道可不是什么哈根达斯能比得了的。
……
上面这一大段话写在四年前。转眼就是四年啊,离开我的北京也已经有两年多的光景了。岛国的秋天来的很慢。前几日,我还与朋友戏道,九月已经过了半,出门还是一身汗。
这里的秋天,天空不会变高,云朵不会变淡。大部分的树叶要到十一月底才能变黄,速度慢到我要忘了秋天还有落叶这件事。好不容易变了色的叶子,却在不到一个月内纷纷散落,让人措手不及。
这里的秋风,没有北京那样洒脱,常常混着沥沥细雨。突然变冷的温度,夹杂着湿度偏高的空气。就算穿再多的衣裳,依旧难以抵挡。
我是如此的想念北京,想念北平。北京与北平应该是不一样的,却又是连结在一起的,分不开的。有人说,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而在我看来,过了那一场秋雨,北京就是北平了。
我说不出来,秋天的北京到底有多美。就像老舍先生说,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北京和北平在我的记忆里,更在我的身体里,我与这座城市血脉相通。
前段时间看电影霸王别姬的时候,只是听到那一口京腔京韵,就要落下眼来。常有人说,我说话不带北京口音,那只是因为我找不到可以与我对话的人啊。既然说出来也不会有人懂,不如沉默。
关于秋天的北京,脑海里都是断断续续的画面。为了迎接国庆,临街摆满的鲜花,挂满的彩旗;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捧回一袋热气腾腾的糖炒栗子;金黄色的银杏道,铺满了一整条路;秋高气爽的季节,空气是那样清新凛冽…
少年时代想要逃离的城市,已然成为了回不去的地方。我此刻的心情,像极了史铁生失去了“自己的园子”的感受。
时过境迁,我在不远却又遥远的地方思念着北京。想起曾经在老舍先生的院子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的那天,大水缸中游弋的金鱼,屋檐上踱步的猫咪,难得的一片阳光,还有稀稀落落的游人…
我坐在走廊下的椅子上,一会儿看看书,一会儿逗逗猫。天空的鸽子与哨声一同掠过,远处传来一阵悠长的叫卖…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该是回家的时候了。
「文章前段写于2012年10月,后段写于2016年10月」
***感谢阅读,图片来自于网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蜉蝣纾集 (fuyoushuji)「原创」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annieshuwei@gmail.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