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遇到领居家玲姐,家有两宝,一儿一女,别人都特别羡慕她。但这段时候她一直愁眉苦脸,因为她发现大儿子一生气就习惯打人,用了很多方法也没用。
她哭诉道:“我家孩子有一些偏差行为,平时跟妹妹玩有冲突,会打、推、捏妹妹。有时候跟我在一起,经常会发脾气,撒波打滚,最严重就是会拉扯我,推我,打我。都说要换位思考,我都已经很迁就孩子,但是不指责批评,那么就是默认他的行为,如果指责批评。似乎他没有很受教。我都不知道怎么对他的偏差行为进行教育了。
有时候对他的不受管教我是忍无可忍,我会大发雷霆,骂他,甚至对他打我的行为表示很愤怒,会回打他。好几次是对他的行为和性格感到很失望,甚至绝望,也很自责没有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有效教育他。
所以我周末尽量也逃避陪伴他,免得产生冲突又破坏我们的亲子关系,遇到他的恶劣行为我感到很无力。”
玲姐这段诉苦中,最核心问题是:孩子有情绪后,习惯动手打人,而且时间维持一段时间,那该怎么办呢?
孩子习惯动手打人,怎么办呢?
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从大脑发展规律开始探讨,大脑分成上下脑,上脑指是大脑皮层,是负责人的理性分析,而下脑是指情绪脑,是负责人的情绪。最理想的方式是下脑出现情绪时,能链接到上脑做出理性分析,人的行为就会比较稳定。但偏偏这个上脑发育太晚了,一般人在12岁才开始发展上脑,23岁-25岁才逐渐成熟。所以呢,孩子容易情绪化,因某事情激发了情绪,无法链接到上脑,就会做出本能的行为或者模仿行为。
从人的大脑规律来看,玲姐的大宝刚上小学,遇到情绪问题,第一时间刺激到发达的下脑,而此时上脑却还没开始发育,在没有理解分析的情况下,大宝通过本能或模仿打人,捏人,推人方式,来发泄心中愤怒。
但上脑还没发育时,孩子有情绪,难道只能打人?
这个时候,父母就尤为重要了,父母可以作为孩子情绪外挂器,把孩子上脑与下脑链接起来。
比如春藤主讲老师侯瑞鹤,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很好的诠释了父母如果做孩子情绪 外挂器。
有位刚上幼儿园孩子,回到家中,愤恨的说:“妈妈,我以后不去幼儿园了,我长大之后要杀了幼儿园老师。”
当时孩子妈妈听到吓了一跳,孩子怎么突然那么暴力,立即就说:“宝宝,不能这样做,我们要…………”就开始一顿说教,孩子听后更生气,不断跺脚,最后闷闷不乐一整天。
孩子妈妈很着急,找到侯瑞鹤老师,侯瑞鹤老师说:“首先咱们要做孩子情绪外挂器,先帮助孩子识别情绪,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经过,最后给到孩子正确做法。”
孩子妈妈立即和孩子沟通:“宝宝,妈妈看到您昨天握紧拳头,瞪着眼睛,说出愤怒语言,妈妈猜您一定发生了什么,听起来很生气,以至于想把幼儿园老师杀了。”
宝宝说:“是的,我很生气。”(经过妈妈的链接,孩子上脑和下脑链接起来,开始识别情绪)
孩子妈妈温和问道:“发生什么事情,让你这么生气呢?”
宝宝说:“我明明没有拿其他小朋友东西,结果老师说是我拿的,我就很生气,老师就是不相信我。”
孩子妈妈摸了摸孩子小脑道:“咱们遇到这个事情时候……”(帮助孩子遇到事情,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做出正确行为)
就这样,孩子妈妈帮助孩子把上脑和下脑链接起来,很好的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同时又能给出一些正确的做法,
这样过程需要方法练习,等孩子12岁之后,孩子就会接管父母外挂功能逐渐内置,自己也会慢慢懂得如何调节情绪,做出正确行为。
虽说父母外挂器很重要,但有的时候,父母接不住啊,怎么办呢?
玲姐常常感觉自己接不住,每次遇到孩子行为,就会大发雷霆,骂他,甚至对他打自己的行为表示很愤怒,就会回打他,后来甚至选择回避,宁愿加班也不想面对孩子,害怕有出现冲突了,自己非常自责与无力。
父母接不住,其实是常态,大部分父母也会遇到这些情况,有的时候父母发泄情绪,可以控制到孩子,感觉稍微好一点,但这个过程不仅没有对孩子的情绪做处理,就如消毒一样,反倒夹杂了更复杂的,更难受,更负面情绪,返还给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做得更差,自我否认,孩子就没有力气去改变了。
这个时候,孩子更可能发飙,开始哇哇大叫,愤怒的互相冲突,或者会压抑自己情绪,想办法讨好成人,满足他们条件。
家长可以把自己当成一个杯子,假如杯子已经装满负面情绪,甚至都溢出来了,先调整好自己情绪,再和孩子沟通,不然负面东西就会浇到孩子身上。
最后总结
在12岁之前,孩子会因未开始发育上脑,如有被下脑操控,时常出现情绪化,但情绪没有好坏之分,问题出现在情绪之后的行为,比如孩子一生气就打人,哇哇大叫,无理取闹。这时候,就需要父母成为孩子的情绪外挂器,把孩子下脑和上脑链接起来。但父母也有接不住时候,那在处理孩子问题时,就要先看看自己杯子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