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前段时间,同事老王的老婆跟他闹离婚。原因竟然是他没有回家吃饭。
这个消息一下子在公司炸开了锅。当所有同事都在指责老王媳妇太作,支持老王应该离婚的时候,老王却说:“都是我的错。以前没有发现,感觉回家吃饭是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甚至可有可无,我还经常埋怨她饭做多了,菜炒咸了。吃饭的时候,她喜欢唠叨些琐事,有时候我特别烦,总觉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没什么可说的,所以能不在家吃就不在家吃,有时候还会找个借口晚点回家,好让自己清清静静的吃一顿饭。她老说,连饭都不会好好吃,家都不像家了。”
“她回娘家的这段时间。每天晚上我下班回到家,冰锅冷灶的,也没有个说话的人,一点生气都没有。这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不回家吃饭的时候,家确实不像个家,连最基本的温暖都没有了。没有家人陪你吃饭,几乎等于没有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饭被挤出了我们的生活。早上在路边拿着一套煎饼果子,在路上随便啃两口;中午吃饭也跟打仗似的,分秒必争;累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更是不想动弹,要么弄碗泡面,要么叫份外卖。我们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就这么被忽略了。
※ 2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在南方上的大学。每次放假回家的第一顿饭,永远都是饺子。不仅仅是因为我爱吃,更重要的是我喜欢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会跟父母讲学校的事情,哪个同学挂科啦,哪个同学闹笑话啦,学校又搞了哪些活动啦;而父母也会跟我讲家里的琐事,这个表姐结婚了,那个表哥换工作了,他们夫妻又因为什么吵架啦······在这一来一去的闲谈中,我们说的全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但就是这些不起眼的谈话,让我们觉得尽管没有时刻陪在他们身边,也并没有在彼此的生命中缺席。
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有这样一段台词:在中国人的习惯里,无论一年过得怎样,除夕夜合家团圆吃饺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如今,在几乎所有的传统手工食品都已被放到了工业化流水线上被复制的今天,中国人,这个全世界最重视家庭观念的群体,依然在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家,不也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团圆饭中吃出来的嘛。
※ 3
我们总是在异国他乡的时候怀念故乡的味道,故乡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或许是开饭前偷偷尝了一口母亲的拿手菜;或许是回家后妻子略带娇嗔的抱怨;或许是一家人围坐在一张圆桌上有说有笑的氛围;又或许,是一桌简单的饭菜和几句闲谈而已。
我们总是问:家是什么。有人会说家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是受伤时的避风港,是心里最温暖的港湾······
其实,家,就是一个能让我们好好吃饭的地方。
不用去挨个敬酒,不用去察言观色,不用去害怕出丑,更不用小心翼翼地说话。在家吃饭时的纯粹、干净、踏实,是任何星级酒店都给不了的。
后来,老王把他老婆接了回来,俩人又重归于好,比以前还要恩爱。
有人问他怎么做到的,怎么把婚姻挽回来的。
老王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回家吃饭吧,家里吃饭踏实,暖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