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中讲过一个故事叫贫子衣中珠。
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富有的长者,家里有16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想要出去闯世界。这富有的长者,怕自己的儿子出去受苦,就偷偷在每一个人的衣服里缝了一粒宝珠。若是孩子们一无所有了,就可以把宝珠拿出来变卖。可是他的儿子们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是富有的。怀中揣着宝贝。等到儿子们在外边闯世界,一无所有,回到家中时,老父亲从衣服中取出宝侏,孩子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本来就是富有的,自己却认为自己是贫穷的人。
这 是法华经中佛讲的故事。而在东方我们的文化当中,《中庸》是这样说的,“诚则明,谓之性。明则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者,自成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个“诚”字就是我们衣服当中的宝珠。
《大学》讲的是大人之学,与今天的大学可不一样。开篇即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若想明明德,第一个明,是清楚明白地知道的意思,世事洞明皆学问的明也是这个明,诚则明的明也是这个明。这个明是动词。第二个明是形容词,明是与暗相对,明是可见的意思。德者,得也。大学之道,是教育学习以成道的过程。
怎么教育学习?古代的教育不是外求,是内求。具体做法是: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个阶段走过,这是格物。物格后知道了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了,这时则近道了。此处的“道”可理解为人性,物性以及事情发展变化的规律。你可简单地想成这个人明了,有了知识了。这就象我们从小学到大学学知识的过程,只不过方向不同。今天我们是向外学,在大脑里装知识。古人是向内学,在心中找答案。
明了后要做什么呢?接下来则是致知。致知是实践,让知识转化为智慧。知通智。具体做法是诚意,正心。这里的“诚”字,是包括专一、安定、无私、明净的意义。“意”是什么呢?“意“是意识。是“心”起分别思想作用的先锋。也就是孙悟空,有72般变化,能上天入地,一刻不得闲。我们的眼、耳、鼻、舌丶身把外境的信息纳入,“心“则根据以往的概念观点加以分别整理,产生一系列的想法,引发感受,带动行为造作。所以格物,面对外境,诚意,要做到知止。止是停止的意思。诚意后才能正心,诚意,正心才能身修。身修后才是“大人”。然后才能齐家。能齐家才能治国,能治国才能平天下。所以才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
若不能修身则不能齐家,乃至更不能治国平天下。修身之本则是诚意。“诚”真是我们的衣中宝珠。
若不诚意,则不能正心,心乱,则本乱。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大学之道的主题思想就讲完了。《大学》后面的内容就都是这一章的详细阐述与发挥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称“八纲目”。
这与佛家所讲的信解行证的步骤是一样的。与今天我们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也一样。科学对外境的追求到极致也是一个”空”,而佛家证得的也是“空”。诚意正心的结果也是“止而后得“。得的什么,没说。你如果做到了,与佛家讲的是一样的。这就是殊途同归。
若欲齐家,先从修身开始吧。
修身就可让你找到衣中宝珠,让你富可敌国。
修身必先诚意,诚意的”诚“要如何做?知止定静安虑得,知止怎么止?方法在哪?古人已经说了方法,那就是“明则诚,谓之教”。若要诚,先要明,”明”的过程就是”教”的过程。佛家讲渐修以至顿悟,顿悟是“明“,渐修则是“教“。
我们中国人就是那个富有长者之子。古代圣贤留下的经史子集则是装宝珠的匣子。打开匣子,我们就是富翁,哪里又需要去出国找宝藏呢?
“教”可以他教,也可以自教,也可以他教自教相结合。自诚者,自成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