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最近搞了60周年的校庆,有很多优秀的校友都回来参加了校庆系列活动。
参加了校庆志愿者的大三大四的部分大学生,表示疑惑:老师,我怎么样才能够像某某校友这么优秀啊,这么厉害啊。
还听到一部分校友说,那几个校友怎么这么厉害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我还是个非常普通的销售员,与他们差距那么大,早知道,校庆我就该不回来了?
说来说去,这两类人,很明显的,由此产生了知识焦虑。
目前我们也有一部分大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习方法,他们并不懂得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有时候他们反而更迷茫了。他不知道该如何继续学?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具体要学什么,怎么去学?
听了这两类学生的描述,我心里在想,我何尝又不是这样啊。目前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当下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但似乎也是知识焦虑的时代。
我们看着身边的人越发上进越发优秀,我们自己也想追赶模仿。结果闷头学了很多碎片化的知识,但却依然没有啥成就。于是我们又会陷入自我怀疑和知识焦虑。担心自己会越来越落后,最终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就像我们著名的央视主持张泉灵所说,当一个时代抛弃我们的时候,连再见都不会跟我们说。
正好最近我在看这本张萌写的《加速》,说到张萌,我还是特别喜欢她的。她是时间效率管理专家,下班加油站的创始人,还创建了极北咖啡。张萌在这本《加速》里面就提到了如何破解知识焦虑?
过三倍速度人生我们要如何才能克服知识焦虑?增加自己的知识积累,丰富我们的知识体系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进行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收集、整理知识、有效的产出结果,解决问题。如果知识没有帮助我们达成目标、解决问题,那么知识就没有发生效力。
要进行知识管理第一步就是要弄清楚到底什么知识,值得学。对此张萌提出了三条判断知识价值的标准。
第一,区分知识和信息。
第二,区分知识与表演。
第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区分知识和信息?
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每天都会看很多信息,如微博、微信、或者app,或者一些自媒体公众号上的一些文章等等。
曾经有同学来问我,老师,我每天看着这么多文章、怎么好像也没有什么进步呢?
其实是他没有分清楚知识和信息。到底什么是知识,什么是信息?
我们所说的知识是经过头脑处理过的个性化、结构化的信息并没有实效性。可是大部分大学生,每天浏览的网站公众号上的,基本大量的都是属于信息。因此在他们脑子里有大量囤积的信息。
对于这些正准备晋升职场或者说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垫底,那么这些信息对他来讲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知识学习反而会更加重要一些。
其次,要学会区分知识与表演。
他来讲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知识学习反而会更加重要一些
我经常会带领大学生做团体辅导,做的多了,有些学生干部胆子大的会说,老师这个我感觉我也学会了,知道如何做啦。我说,那挺好的,你来试试。
回头他带领活动的时候,突然发现中途带不下去啦。其实他只是先学会了表演,但还没有真正掌握知识。
有些学生可能掌握的还仅仅是“惰性知识”,所谓“惰性知识”是形容那些缺乏生命力、没什么实际用途、碎片化的知识。例如鸡汤文就属于惰性知识。
我们应该避开惰性知识,多学习核心知识。
最后,要从实际出发。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来不及对每个知识进行价值判断。
因此我们可以学会站在专业人士的肩膀上,利用他们的专业判断来帮助我们选择知识,从而减少知识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