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我。似曾相识的刹那,让你骤然驻步。请不要问,你只是看到了你自己。
假如有一天,我遇到了你。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露出灿烂。请不要问,我只是看到了我自己。
有一种悲伤,我知道你在,却寻也寻不到。有一种孤单,是明明近在咫尺,却只能隔空相伴。
时间很短,如白驹过隙。时间也很长,牧着羊儿入眠。
行走在万里河山,越过了山川河流,看到了波澜壮阔,又漫步在这红尘万千。你明明就在眼前,在耳边,在心中,但却离我那么遥远~
游荡在这热闹街市,徜徉在这茫茫人海。目光所及,全无你的踪影,我却遗漏了灯火阑珊。
从此,忘情了世界,遗忘了彼此。放荡了自己,也厌倦了自己。
弹指十余年,恍如大梦初醒,重拾行囊,再次踏上寻你之路。蓦然回首,你已满目沧桑。重逢的喜悦,滋润着心灵的干痕。欢喜的灵魂,在欢欣雀跃。
幸运的孩子,终归是上天的恩宠。聪明的孩子,提着灯笼,映照着阑珊。
假如有一天,你遇到了我。看到了洋溢的笑容,请不要问。 假如有一天,我遇到了你。露出了灿烂的阳光,请不要问。
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碎片,有的人遗忘了,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还在找。这是一个寻找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完善自己的过程。有人在做真实的自己,有人在做虚假的自己。
有人说,这是一个虚假的世界。有人说,这是一个薄情的世界。
那我,就做一个真实的人,深情地活在这个世界,把自己笑得比谁都开心。
与自己的约定也意味着回到过去,拾起被丢弃的东西:生活的乐趣,未开发的天赋,童年的愿望。 如果我们把心灵看作一幅镶嵌画,很难计算出这幅画的所有碎片,更别说实现了,但每一个碎片都无疑能治愈和奖赏受伤的灵魂。(这段节选自《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作者詹姆斯•霍利斯,译者郑世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