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317225/6162ffbbd97f59d5.png)
文章 | 小鹿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经常看到一些大佬说他们每天都要看一本书, 一个月甚至可以看完十几本书,进而会去好奇或者思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反正我是经常会去思考这个问题:同样是人,为何我一个月才能看完一本书,难道我的脑子就真的比他们差,好像也见不得。
直到看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我才恍然大悟,不是脑子的差别,而是方法的差别。
相信很多人都会在自己的年度清单上列出今年要看多少本书,然后一本一本的买回来看,具体为什么要看,也说不上原因,最终也没有看几本或者是半途而废,这个就是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读书只是你达成某种目的的方式和手段,比如我最近对于行为心理学比较感兴趣,想通过心理学去搞清楚人的各种行为,所以我会去看心理学方面的书。
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读书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较好的读书方式。
所以在阅读之前你一定要搞清楚你阅读的目的,你的目的决定着你的行为。
阅读的目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了解资讯、消遣娱乐和增进理解力。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前两种,那你倒是可以随便看;
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增进理解力,那一定要知道阅读的方法。
不然你可能一开始抱着增进理解力的目的去看书,但是最后看下来却成了解资讯。
到底怎么去区分一本书是在增进我们的理解力还是在帮助我了解资讯呢?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是这样解释的:
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感觉我们自己一下子就能融会贯通,作者把我们感觉到的但是不知道怎么用文字去描述的事情写出来,这样的读物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力,因为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就已经与作者完全相当了;
如果一个人试着读某样他一开始并不怎么了解的东西,这个东西的水平就是比阅读者高上一截,那这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是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的。
只要是增进理解力那一定是在主动阅读,主动阅读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去阅读的,所以在阅读一本之前一定提出以下四个问题:
1.这本书主要谈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是如何依次去发展这个主题的?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去说的?主要包括作者的想法、声明、论点。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答案,阅读的目的搞清楚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知道怎么去阅读一本书了。
阅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每个阅读层次都是相互关联的,就像金字塔一样,最底层是基础阅读,最顶层是主题阅读。
01
基础阅读
基础阅读是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就是认识书中的每一个字,这个阶段一般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完成了,但是80%的人目前都处在初中阅读水平的阶段,包括去年的我大概也是处于这个水平。
基本上拿到一本书就看,不知道为何去读书,只是觉得读书肯定没有坏处,看着看着就没有耐心去看了,有些勉强看完了,记住了一些情节,但是具体对于我有什么指导意义,其实我是不知道的,有些看了一半就懒得再去看了。
02
检视阅读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就是检视阅读,是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花时间去阅读。
检视阅读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粗浅的阅读,主要针对比较难读的书,先从头到尾读一遍,中途不要查不懂的地方或者去思索,如果你一边查一边读的时候,你看书的兴趣会慢慢下降,思路也会被打断,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对于本书一无所知。
所以哪怕在第一次阅读的时候只读懂了50%,也是可以增进你的理解力,比你一无所知的要好。
对于有难度的书可以多读几遍,但是不要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就去咬文嚼字的查。
另一个是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这个就需要我们去看书名页、看书的序言,研究目录页,检阅书中的索引,了解出版者的介绍,看几个跟主题相关的篇章,这样才能对于一本书有初步的感知。
这个是大部分人都会忽视的部分,因为很枯燥,涉及很多的细节,一旦陷入细节就会繁琐,人又是天生怕麻烦的生物。
这个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拿到一本书就直接跳过了开头的序言,作者介绍,目录,直奔内容的原因。
检视阅读帮助我了解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我们知道这本书说的是什么,其实就能够知道这本书我们要去全部读一遍,还是只读对于自己有价值的部分。
并不是所有的书拿到手就要全部从头到尾读一遍,有些书适合看其中的几个章节,有些书大概翻翻就知道要讲的是什么,并不需要一字不漏的去看,有些内容在你的理解力之下,说的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那就可以跳过了。
有些章节说的是一些实用性的内容,但是当下你可能用不上,那你只需要知道这本书里面有讲到这个内容,具体讲的是什么,可以到你真正遇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再打开书去看要怎么用。
比如我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说到哲学类的书要怎么去阅读,科学类的书要怎么去阅读,我就没有仔细看,看了也记不住,这些实用性的内容只有当你真的去做这件事情,运用一遍的时候才能内化为你自己的方法。
03
分析阅读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就是分析阅读,分析阅读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帮助我们了解一本书的主要架构、规则是什么,这里有四个操作步骤:
1.依照书本的种类或者主题进行分类
2.使用单一的句子或者最多几句话来叙述本书的内容
3.按照顺序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刚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刚要一一列出来
4.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或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阶段是帮助我们了解一本书的内容规则具体是什么,主要操作步骤有四个:
1.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词,并且与作者达成共识
2.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3.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4.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去评论一本书,这个就是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去做评论,除非你已经完成了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
也不要非得分个正确与否,在说出评价之前,要区别的出真正的知识和个人观点的不同。
04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就是主题阅读,这个也是阅读的最高层次,也必须建立在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的基础之上,如果前面几个层次做不好的话,也谈不上主题阅读。
主题的阅读有五个操作步骤:
1.你需要确定你要去研究的主题是什么
2.围绕你的主题设计找出相关书单
3去找书中与主题有关的章节来看
4.记录不同书中作者对于你的这个主题的不同异议
5.分析讨论这些不同的异议,找出其中的共同性
对于主题阅读的5个操作步骤,第一步是确定你要研究的主题范围,二三四步就是在进行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四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的。
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读者,就要懂得依照一本书的特质,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读。
有些书适合泛读,就可以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来浏览,有些书需要精读,就需要你去做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也不是书中的所有内容你都要看,选取对于你当下有用的的部分去深入阅读,深入阅读的这部分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要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做到知行合一。
对于比较难的部分且与你当下需求不相干的,做到了解程度就可以。
以上是阅读的几个层次,也是在阅读的过程需要掌握的方法,希望大家都可以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别用蛮力!
PS: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一篇文章要讲的内容非常有限,大家可以自行去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如果不想去看的,我也整理了非常详细的思维导图,有需要的可以在后台回复【阅读】即可获得。
我是小鹿,沪漂野生运营人,一直也蛮生长,喜欢文字有关的一切,一直相信文字带给人力量,而我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带给你力量和喜悦。
我的公众号:鹿鹿姑娘,会经常分享一些成长干货,聊聊生活、分享一些我收藏的宝藏,欢迎来找我玩,期待和你的相遇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