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因为出差回到了家,这算是工作后,我和老妈们一起买的房子,从家里改造,到添上床、冰箱、电视、洗衣机、热水器、油烟机等等,经历了挺长一段时间,因此,家就这样被充实起来,最初来到这个城市,全然是因为天气怡人,冬天很暖和,因为我们一家人都比较怕冷。
老家的房子现在已经没有人住了,父母在外务工,我则一个人在一座城市,过年父母就来找我,我们一起过年,老家的房子虽然现在没有人住了,但是却留着我美好的童年记忆。
老家的房子是木质结构,是爷爷一点一滴修缮起来的,每一根柱子和横梁都是爷爷留下的汗水,房屋前面是竹林,每年3月,竹笋开始生长,每天闲暇之余,就是捡竹子身上退下来的竹壳,拿回家晾干,大部分卖钱,主要就是用来做冬天吃的黄粑(玉米去壳打成小粒,把玉米粒和糯米一起用水泡软,把玉米和糯米用机器磨细,加入红糖,再用泡好的竹壳包起来,放在锅上蒸,蒸上4-5小时,拿出来切成片吃,也可以放在冰箱冷冻,吃的时候拿出来蒸一蒸,味道是极美的);竹林前面是一条河,河边有很多大石头,以前家里晒洋芋片,都是拿到大石头上晒的,小时候的河里,有很多螃蟹、泥鳅、青蛙等等,小时候夏天就在河里玩,抓点螃蟹、青蛙回去弄来吃,现在几乎没有了,还有堂哥帮忙照的照片,是几个小伙伴一起在河边玩耍的事;房屋背后是公路,公路上方是耕地和树林,我们统称树林叫山上,山上有很多李子,摘回来放一放,吃的很甜,还有带着紫色外皮的八月瓜,是纯正的美味,还有野生的猕猴桃,过了白露,藤蔓叶子掉光,藤上有着一串串的猕猴桃,摘回来捂着,软了就可以吃了,甜中带着一点酸,那是小时候不可多得的美味,还有板栗,每年都是背着包包去山里面捡,全是野生的,捡回来放一段时间,板栗就会更甜,味道也更醇厚,用来生吃或者炖煮都是可以的;还有就是家乡独有的特产筇竹,每年3月,作为孩子的我们,跟着大人一起上山,差不多要爬两个小时的山,才会到竹林里面,一般都是早上吃点干粮,6点开始出发,到山上差不多就是8点左右,于是,就在竹林里面寻找刚刚生长的竹笋,直接掰下,装在袋子里面,在竹林里一直穿梭,袋子满了就去把笋子放起来,继续背着袋子掰竹笋,中午吃点带的干粮,一直到下午4点,我们就开始把竹笋的外衣剥掉,把新鲜的竹笋背下山,直接卖给收购商,拿着钱,买点饼干就回家了,我还记得第一次打竹笋,差不多打了20多斤,1块一斤,卖了20多块钱,第一次赚了这么多钱很开心呀。
每一次回到老家,觉得莫名的亲切,那是从小生活的地方,那里有很多熟悉的人,回到家感觉到心特别静,不同在城市的繁华,那里有我最珍贵的回忆,还有最珍视的爷爷,爷爷去年去世了,心中不免多了些惆怅,从此爷爷便在家乡的土地上长眠,有时间就常回家看看,看看老家的山、水、房屋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