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了一本书,是邓亚萍写的第一本书——《心力》。
为什么我说它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呢?
因为我在小红书、视频号,以及微信公众号去搜索信息的时候,发现本书的书评很少。
包括微信读书也没有上架这本书。
也就是说这本书没有自媒体和流量的鼓吹和推波助澜。
因此看的人相对较少。
看的人少,那么价值就没有被挖掘出来,对吧?
我从书中看到了什么价值呢?
要知道,邓亚萍是中国乒乓界第一人,18次获得大满贯,24岁退役 。从26个字母不认识到剑桥经济学博士,学号从政,从商 。做成一件件事情的背后,她把这些成果,归结于十几年体育职业生涯所训练的心理素质。
也正是因为他是进国家队的人,
接触是中国的顶尖人才,
教练是外国引进的教练,
所教授的方法也是最前沿的方法。
就这么讲,几年前风靡全球的埃里克森写的《刻意练习》理念,在90年代的邓亚萍已经熟练掌握并运用到自己身上,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这本书是她的首部作品,书中浓缩了训练心理强大素质的各种方法,所以本书的价值可见一斑了。
最近我一直在读心理学著作,但没有一本很好的书,能告诉我们,如何训练强大的心理素质?
因为心理学 研究的领域非常的细分,更多的是探讨整个发展史,用各个流派总结的规律告诉我们,该怎么调节心理问题?
这本书作者面对的是国家型的比赛,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更大,处理心理问题的难度也更大,需要顶级的心理学家,脑科学家总结的方法去应对棘手的比赛问题。
从这个逻辑上来看,本书是精华,没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