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问我,孩子诗歌鉴赏总是考不好,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我说有啊,读懂诗歌就行。他问,怎么样才能读懂呢?我说,真读,读出问题,读出个性化思考。他再问,怎么样才能读出问题,读出个性化思考呢?我说,不轻易相信教辅资料,每一个词句都自己想一想,作者到底想要表现什么,为什么这样表现,这样表达好不好,是否符合常识,符合人之常情……
现实的教学中,绝大多数学生是缺乏“真读”能力的。其语文学习中的读书,多只停留在认识生字词、解释好词语、能大体知晓主要内容、能借助参考资料知晓作品的主题意义、艺术风格,能依照套路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这样的阅读,思想不在场,大脑成为他人精神的跑马场,无论如何也算不得真正的学习。依靠这样的学习,高考考到140分,只能是在梦境之中。
会学习的孩子,当然不会这样做。会学习的孩子,必然懂得和作品对话,和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会在不断地追问中真正思考各种问题,然后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的能力。
比如,学习杜甫《兵车行》,若真的以为杜甫在记录一次真实的对话,便算不得真阅读。《兵车行》中的主客问答,是阅读中常常被忽视的一个信息。古典文学中,以西汉大赋为代表的赋体散文,时常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叙事、写景、状物或议论。此种技法,在苏轼的《赤壁赋》中依然采用。主客问答中,主与客并非两个真实的行为主体,更多情况下,是一实一虚的两个“我”。《兵车行》中这位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丰厚的悲悯情怀的“行人”,显然不可能是“我”从出行队伍中随手抓出来的一位普通戍卒。杜甫只不过是将自己一分为二,让一个我容身于壮丁行列之中,另一个“我”则置身路旁观察询问。有了这样的安排,冷眼旁观与感同身受便都有了思想与情感的扎根基础。
再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所体现的情感真的是教辅资料中所说的“这两句诗表面是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发展规律,其实是暗示了在整个社会中,个人身份的沉沦其实算不了什么,历史的车轮总是在前进,新事物总要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或者是中学课堂上教师最常教给学生的一种解读:沉舟旁边,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物争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沉舟”“病树”“千帆”“万木”都赋予了新的意义。“沉舟”和“病树”即是被贬谪的自己与友人,“千帆”和“万木”则是仕途春风得意的新贵们。在我们存在的整个社会中,没落、腐朽的事物必然是存在的,但是这种存在丝毫不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终会有更进步的、更新鲜的事物会在废墟旁发展起来?刘禹锡要是这样表达,大脑肯定出现了短路。一代诗豪怎么会对朝中宵小如此赏识,又怎么会如此自轻自贱?
由此两例即可发现,如果没有对作品的深入思考,不去琢磨文字背后的这些问题,则阅读诗歌时说是读懂了,其实只能是认识了每一个字,却并没有了解这些字的真实内涵。
真正的阅读绝不是这样。真正的阅读需要认认真真地解读文本,尤其是经典文本。唯有真正领悟这些文本背后藏匿着的真实思想、真实情感,才能在面对各种考试时游刃有余。
我曾经写过两本中学课文解读的书,前一本《中学语文经典文本解读——第三只眼看课文》立足于“人之常情”解读了《氓》等四十篇传统课文。以《氓》的理解为例,我便认为《氓》并不存在阶级论意义上的剥削压迫的主题,不过是写了一个女子受委屈后的倾诉。今年刚出版的《经典文本解读与教学密码》则是立足于常识,努力还原真实场景下的真实生命的存在形式。比如对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句情感的剖析,就是为了修正语文教科书中的意义强加,以人之常情而探测刘禹锡彼时彼地的真实心态。我始终认为,古诗文的品读,重点必须放在诗文重要词句的赏析之上,需要借助一个点而拉动一个整体。
我认为,“人”的视角是阅读语文课文、解读各类文本的唯一武器。人与人之间固然存在着身份、地位以及价值观的差异,但前提必然是每一个人都不是完人,都存在七情六欲,都存在一定的思维缺陷甚至人格缺陷。只有把文学作品中的人以及作者视作正常的“人”,才能在学习这些课文时跳出阶级论的框子,把形象分析放到更广阔的人情人性的世界中进行探究。立足于这样的思考,我在平常的阅读与教学中,便是努力分析出每一篇课文背后独特的情感。这一点,两本书中的绝大多数篇目的解读都是如此。
附《经典文本解读与教学密码》目录:
版权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未经作者本人许可,不得转载,更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作者:刘祥 ,“三度语文”首倡者,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出版个人教育专著12部,发表教育类文章一千余篇。其“三度语文”教学主张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中学语文》等报刊均有专文推介。应邀在17个省开设示范课和主题讲座共二百余场。教学专著各大实体书店和各大网络书店有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