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
德育应引导学生生活

德育应引导学生生活

作者: 耕耘三尺有天地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21:48 被阅读3次

    坦白而言,实际存在着的学校教育、学校德育,既有道德的因素,也有不道德的因素,所以我们要坚持教育的道德立场,要追求有道德的德育,而祛除不道德的德育,或者把不道德的德育降到最低限度。而道德的德育之所以值得追求,或者说应该去追求,是因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道德的。因为,教育的本质是教人向善、为善、成善,离开了道德,无法准确、清晰地说明教育的内涵,无法把握教育的性质与方向。

    学校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生活,学生品德在制度的规范下发展。学校本身就是一种制度性的存在,学校内部充斥着大量的规章制度,学生的学校生活是一种制度安排、制度规范、制度影响下的生活。学校制度之于学生品德发展的价值在于:一是学校制度为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行为规范要求,成为学生道德知识的重要来源;二是学校制度为学生规定了特定的价值导向,隐性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三是学校制度为学生建构合理、有序的学校环境,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然而,德育无处不在,德行无处不在。归根到底,学生是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品德,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活是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源泉,而生活是综合的、整体的、内在的。如果有意识地引导,有意识地作为,人的全部生活都可以说是德育或都具有德育价值,所有行为都可以视为是道德行为或都是具有道德性质的行为。

    是学生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才是品德发展的主体。但在实际中,教师往往主导、控制着教育主题和过程,难以看到积极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有机生成;教师往往过度依赖外部资源的使用,却极少关注和使用发生在自己班级、学校内的人、事、物、境的资源,但离开了主体自我的觉醒、体验、探索、积淀,外在资源很难生根开花。德育过程中更重要的力量,来自主体与外部环境的自觉互动,来自生命个体的向真、向善、向美之心向与可能的不断实现。对学生来说,其日常生活是其最真实的世界,是其最为具体的生命存在,也是德育最可以存在与发展的地方。

    正是具体的同班或不同班、同一个或不同的生活小区里的孩子之间的交往,正是每天在学校、家庭、社区里所开展的学习、生活,正是在上学的日子里或寒暑假期间学生所投入其中的那些事,正是学生每天的生活时空和生活内容,在形塑、神塑着一个个具体的学生。

    还有,在较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德育容易简单化,或者传授给学生抽象的理念,或者用抽象的方式(脱离学生实际生活或社会实际)实施教育,按照知识教学的思路与模式开展复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然而,学校德育虽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但高于知识技能,高于考试升学,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生命自觉,提升学生人生境界,促使学生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不断认识自己、超越自己和完善自己。学生的品德是包含了知情意行等多因素、多维度的复杂综合整体。学生的品德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由知到行,由行到思,反复循环,阶段上升,这是一个漫长而且复杂甚至比较艰难的过程。(13.03.19《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德育应引导学生生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so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