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第815天】
今日
寻访
偶遇
不遇
惊喜远比期待多
今天的行程第一站是医院,牙齿的治疗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一次做一点。治疗结束得早,时间还很多,所以,决定去探访一位从未见面,期待有链接的人。
仅知道大概的地址,我便过去了,开了45分钟的车,到了外桐坞,这个村落的入口在高架桥下,很不起眼,村里艺术氛围却很浓郁,植觉也在这里,还有一些独立工作室,围绕着村庄是茶山。
我漫无目的转,有人跟着我问:你找谁呢?我没有回答。
转悠,转得熟悉了,找到方向了,就知道哪里是走过的,哪里没有走过,没有走过的地方,继续寻觅。
左转,向上,山坡上是一家美术馆,美术馆门口停着一部车,车里坐着一个男人,有一定年龄,正看着旁边拿着小锄头玩泥巴的小男孩,看得入神。
我从他们面前走过。
美术馆开放着展览,展览的内容是一位109岁的乘清大师和一位104岁的本乐大师,禅墨联展。
写的是平安喜乐,吃饱穿暖,欢喜,幸福,安康,妙,吉,祥,都是欢喜平乐的字,写的福字,圆圆满满,字体大巧若拙,已抛去了所有的技法,看着就由衷地觉得,宁静喜乐。
往里走,是画展,画是需要驻足的,与画对话,就能懂得这幅画想要表达的感情,不需要解释,它就能入心。
画的主题是敦煌,漫天风沙,接天连地,我看见过的月牙泉,走过的沙漠,画中有一行人徐徐而行,或卷入风沙,或骑在骆驼上,人与骆驼,还有物品,出现在好几副画面中,感觉里,随着他们走过了春日的嫩绿,走过了秋冬的枯槁,走在残阳里。
心被拨动着,还想去一趟沙漠,还想去一趟敦煌,只要走过那沙漠,可能,就再也无法忘记。
正好小七说起去南极,我插话,先再回一趟敦煌吧。
寻隐者,不遇,其实就在刚才我左转的另一方向,两步,就到了,门上挂着锁。
旁边也有一间小屋,门窗紧闭,透过窗,看见人影,我徘徊,他看见我,走出来,向他打听,不是我寻找的人,也加了微信,名唤未之。
未和末很相似,我还特特确认过,以免喊错。
没有遇到就没有遇到,也挺好,至少我找到了。
离开,车开到半路,出了点小毛病,吓得赶忙停车,打电话求助,战战兢兢解决问题,看着没事,继续出发。
经过转塘,很多的石头摆在路边,停车,吃了一大碗面疙瘩,汤都喝完了,略咸,好吃。——我现在口味太淡,稍微咸一点都觉得吃不消。
走到有石头处,转悠,一位气质颇好的老者唤住我:年轻小姑娘来看石头的很少。
遂得知是一位造园大师,向老师请教了一些皮毛,石头有很多的学问,也是我所不懂的领域,被老师引导去看石,他自顾去忙,我转悠着,越看越喜欢,越看越好看。
我喜欢雕花的多,我反省,都说应天然去雕饰。
下午又去寻老木头,那被风化的木头带着肌理感,虽然可能是人工做出来的,也有着难以言喻的美感,让我爱不释手。
可我所需有限,要放哪里?如何放才足够具有美感?是我需要思考的。
▲
关于本文
——林青澜,生活美学家
私宅设计师,探索生活美学,空间美学,生活应是鲜活而有趣的,我喜欢具体而美好地生活着,以享受世间美好为终身情怀。
做个优雅有趣的女子,用心品味生活——
文字由青澜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