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舅舅家的小姑娘来我家寄宿,这也是小姑娘第一次到我家来长住。在此之前,她跟随爸爸妈妈一起来我家做客,最长时间不过3小时。
小姑娘今年读四年级,11岁的年纪,文文静静很是内向。每次来我家都几乎不怎么说话,紧紧跟在爸爸妈妈身边。喊她喝茶,不要;给她吃东西,不要;让她看书,也不要。有时哪怕爸爸妈妈允许了,她也不敢,总之,跟人没什么交流,就自己安安静静地坐着。
每次我去她家,她也是自顾自的看电视,打个招呼都显得很害羞。这个暑假机会偶然来我家寄宿,一开始她的拒绝的,但也熬不过她父亲的安排。于是我想,这正是锻炼她的好机会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84986/6d2b0e1704257cc7.png)
一、剪头发
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公主梦,一头长长的、乌黑的头发,编着各种发型,每天都美美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这个小姑娘也不例外。
小姑娘的头发出奇的浓密,这也正常,正在长身体的时候不都是这样的么。然而问题来了,她不会自己梳头,每天都是我舅妈早早起来给扎的头发,现在,这任务肯定就落在我身上了。
第一天早晨起来,我弄完早餐,赶紧给她梳了个马尾,看着长长的头发,我手也痒了,顺便给编了个鱼骨辫,一边编一边想,这是提前让我熟悉有孩子的早晨吗?不行不行,我不能让自己早晨的时间那么赶。于是,在吃早餐的时候,我跟小姑娘说:“妹妹,咱明天把头发剪了吧。”
“不行,坚决不行,为什么要剪我头发啊?”
“你头发太多太长了,打理起来不方便啊。”
“不行,我不同意。”
“小妹,姐姐知道你爱美,想留着长长的头发扎好看的辫子。可是你知道吗?你的发尾已经开始打结了,这就不漂亮了啊。你看看餐桌上这盆绿萝,有一片叶子的尾部已经泛黄了,泛黄也就没有营养了,影响了美观,像这种叶子就要剪掉了,不然会影响整片叶子的。”
“…………”
“所以呀,我们为了头发更加漂亮,打理更加方便,就得剪掉营养不良的发尾,人也显得更加精神,你觉得怎么样啊?”
一番举例说明,打动了她,开心地答应了。
第二天是周六,本想带她去理发店,结果我妈妈说:“你不自己动手体验一下吗?”
我这妈妈实在是太看得起我了,让我给小妹剪头发,那岂不成了我的“理发师”史的“处女秀”了。好吧,说干就干,初级版Tony老师出现了。
结语: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在与之正面交流无果的情况下,举例子是最好的方式,让孩子有直观的感悟。
![](https://img.haomeiwen.com/i14384986/d0dab9049c2bd3bd.png)
二、“嗯,嗯”
都说“三岁一个代沟”,试问10后的世界与我们有多少个代沟?
小姑娘的口头禅是“嗯”,不管你跟她说什么事情,或是询问她的意见,她都是用个“嗯”字来回答。
“小妹,来吃饭。”
“嗯”
“小妹,今天的动画片好看吗?”
“嗯”
“今天作业做了吗?”
“嗯”
“嘿,你怎么老是‘嗯’呢?是‘嗯好’还是‘嗯坏’啊?”
“嗯”
说实话,我的内心的抓狂的,内心一直发问“你是不是傻啊?”但是在孩子面前可不能暴露出来啊,她并不是傻,只是她的表达习惯让人觉得很无奈而已。
于是我们全家人像是心有灵犀一样,一旦小妹问我们事,我们就是用“嗯”来回答她,或者我们之间的问答也是用“嗯”来代替。这样一来,小妹倒是乐了,看着我们就像耍猴戏一样。
趁热打铁,我又给小妹举例子了。
“小妹,你这个习惯如果在学校里怎么办?老师上课请你起来回答问题,你就说‘嗯’,老师会怎么想?这个学生也太不尊重人了吧,问你是不是不想回答问题,你也说‘嗯’,老师万一生气了,让你爸爸去学校面谈,你又说‘嗯’,这是连请家长都不怕吗?你还是‘嗯’,最后老师只会被你给气死了啊。”
这么声情并茂地描述,我爸妈倒是被我给逗乐了,小妹也一脸不好意思。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大好。知道的人会理解,不明白的人还觉得小孩子不尊重人呢。
结语:当孩子无法体会到自身问题时,可以模仿ta的做法,也是情景再现,让ta在直接体验中意识到问题所在。
这两天的寄宿,与其说是过暑假,倒不如说是一场全新的生活之旅。小姑娘打小很少离开爸妈,难得这次机会也是让自己独立了一回,多接触新鲜事物,长长见识,能过一个充实的暑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