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

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

作者: 正正100 | 来源:发表于2019-01-04 12:27 被阅读997次

         2018年12月31日,王德生博士在广州扶光书店主办的羊城读书会分享了《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讲座/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

      爱学习的朋友们认真听讲,仔细记笔记,积极和王老师互动。本文记录整理王博士的精彩分享。

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真是太奇妙了! 王博士在和读者互动

王博士是何许人也?

       王德生博士是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创始人,是一位一年读完至少两百本中文书,上百本英文原版书的牛人。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博士,曾担任亚洲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全英文授课)、英国访问学者、资深研究科学家,福建省“百人计划”人选,“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人选。现任新加坡德麦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德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王博士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获南洋理工大学青年科研奖。王博士从皮尔斯符号学、派克语言学、德鲁克管理学等学科建构三视角方法论 ,并将其投射运用到多种学科:数学、美学、金融、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语言学等。他的思路新颖,打破认知和思维的错误和惯性,创新各学科。

三视角是什么?

     每个知识都有三个视角:对比视角(本体论),变化视角(方法论),分布视角(价值论)。三视角集各方知识为一体(三位一体),可以帮助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目的的阅读,高效的学习,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并且能有所创新。三视角可以帮助我们克服机械主义、孤立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维顽疾。

      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书,但是却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究其根本,我们只了解了该知识的一个视角或几个视角,并没有全局的去看待整个事件或事物的变化。如果我们用三视角去建构稳固的知识体系或系统,不论从哪个角度来阐述或解决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筹帷幄其中。纵容世间千变万化,我心安然,自在从容应对。

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是怎么读的呢?

     首先我们读书的目的要明确。我们读书是为了服务他人,造福他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向周总理学习。如果读书只为自己读书,那么我们读书的动力是很有限的,也是不能持久的。

     读书是人的读书活动,也是学习活动。读者、作者和书构成了三个视角。我们读书的时候,一旦和作者产生信望爱的共鸣,灵魂共振,对我们个人一生的影响力是深远的,影响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什么样的书,建构什么样的知识体系,也决定了我们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决定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去实现自己一生的理想和梦想,也可以说是实现了我们的人生使命。

那要怎么读呢?

    我们明确了我们要为造福哪一类人而读书。读书有了方向和动力系统,就能够支持我们持续的来读书。

     接着,我们把该系统的书都“拿”到手(通过购买纸质书、电子书、论文、网页等),把它们分为三类:what、how、why。如果哪一类知识,我们已经知道,那么这类的书就可以暂时不读。比如:我们对what类的书已经很了解,我已经能够初步建构what的三视角,那么就去读how类或是why类的。

     如何无痛呢?我们读书读一次就能读明白吗?除了极少数的天才级人物,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要重复多次的来读。

     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跳过去就可以了,下次再来读。想不通就不要想,因为我们读者的知识结构小于作者的知识结构,想不通就是没有和作者共鸣。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要执着,要有全局观和格局,暂时放下,到时回读的时候时候再来。如果还是看不懂,那么还是这个策略,跳过去,不看就是了。这就是无痛,不求甚解就可以了。

    多重是什么意思呢?多重就是多次,反复的翻看。就这么简单。

    读书的重点是建构三视角知识体系,不要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到,放下困难,继续前进就可以了。我们只要承认这个知识点就是这样,接纳它,不要去解释和做多余的查找工作。接受它就是了。这是大智慧!比如《道德经》,5000字。有些字读不懂就跳过,这类经典的书的三视角结构肯定在书上有的。不要脱离这本书去建构三视角。“多重”的来读,一步一步的来建构该书的三视角。可以阅读王老师在饭团的文章:从易经到三视角

     具体的读书方法有三种:泛读、精读和构读(反思建构)。泛读是找该知识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建构对比视角,一些不重要的信息就可以略过。精读是建构该知识的变化视角,补充细节,细读细品。

      所以,在读的过程中,我们是一边泛读、一边精读来建构该知识的三视角结构。也许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某个视角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创造新的知识,开始新的研究了。是不是太赞啦?

      有些人读书因为没有全局观和带着为服务他人的思想读书,也不知道要去建构,难以在读书中找到读书的乐趣,那么会觉得读书是一件苦差事和难以有乐趣。如果我们知道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他人,使用主题(专题)式阅读,有全局观的去建构该知识的三视角知识结构,那么读书不仅有了乐趣和热情,而且还能持久的爱上读书。

     我初步做了一个三视角无痛读书法的图,欢迎大家探讨。

     每个视角都是可以帮助我们进入读书活动的。如果我们已经建构了初步的框架,还差细节,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泛读和精读来完善。有时候,也许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来促使我们读书的,也许是你对该知识的信望爱推动的,也许是你工作上需要用到的,......三视角读书法不是固定的,它是灵活机动的。我们也可以根据该图去创立属于自己的读书方法。这是王博士最喜欢看到的。王博士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渔渔。三视角是方法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方法去创建自己的方法。

王老师喜欢用海报纸来展现整个变化动态。 爱学习的朋友们济济一堂,共享思想盛宴。  

     2019年1月26日-28日,王德生博士在广州黄埔开讲三视角智慧父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码咨询。三视角智慧父母学习班开班啦!

有兴趣东莞三视角亲子冬令营的朋友,请点击链接了解详情:2019年三视角智慧:东莞冬令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视角无痛多重读书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yxh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