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作者:大禹昆仑
日期:2018年6月26日
山海经乃万书之祖,经近五千年其光芒不减。历朝历代无数研究者费尽心血试图破解山海经,结果都无功而返。近代更是不断掀起研究山海经热,梁启超、鲁迅、郭沫若等学者都曾先后对山海经做过研究,遗憾的是均没什么结果。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们的思想又趋活跃,不少人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解开山海经之谜,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见到任何一位能真正破解了山海经。
山海经之所以难破解,首先在于这本书年代过于久远,古人使字用词、思维方式与今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更由于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原版,而是周人在匆忙之中抄写翻译的版本,其中存在多达几十处抄译错误(有部分错误怀疑是秦人故意所为),而且山经是残缺的,只存留了“右山志”系列,不到全部山经的十分之一的内容(其余十分之九现已佚失)。再加上远高于我们现代文明的高级文明的存在,使得读者、破解者如堕五里雾中。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长期以来,秦朝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学者由于看不懂此书,对此书有意无意的曲解、漠视,致使这本人类无价之宝的最高等级史书,沦落在角落里,沾满了历史尘埃!今天,对此书感兴趣的人少之又少,十四亿人里能通读这本书的恐怕找不出多少,读懂一些的那就更是少之又少。读懂难!至于破解那真是难上加难!!历史上,秦始皇进行过大规模的焚书坑儒,把所有关于上古历史方面的书籍,借机都给强行付之一炬。一场熊熊大火烧断了中国华夏儿女与上古华夏先祖们的文化联系。使得秦朝之后的华夏儿女对秦朝之前的先祖们茫然无知,秦朝之前一脉相传的上古史由显史变成了传说、暗史,尤其是夏朝、商朝更是似有还无,成了悬史。就连司马迁这样的大文豪也不敢使用山海经作为写上古史的依据,迫于上古资料的缺失,司马迁不得不采用了一些不正确的史籍、民间传说等做为参考资料,致使其记载的五帝、鲧、禹、夏商周三朝历史中出现了多处重大错误。原本我华夏民族一脉相承的五千多年文明史就这样被秦始皇人为的割断、缩短、扭曲变成了悬史、错史,中华民族上古史从此走进了迷茫的几千年。正是由于秦始皇、司马迁们有意无意的罪过,致使后人被教育、灌输的上古史存在重大原则性错误!而且这种错误的历史观至今仍在灌输给我们当代人和下一代!现在任何一个权威搜索引擎下搜“颛顼”,给出的答案都是“颛顼是黄帝的孙子”这样的错误信息!大禹治水的伟大业绩发生在哪里?愚公移山到底移的是哪里的山?精卫填海发生哪里?商汤伐夏桀在哪里?周武王会师八百诸侯灭商纣在哪里?我们的黄帝墓在何方?帝颛顼墓有没有人照应?……连先祖颛顼的辈分都给搞错了,可想而知我们的上古史是多么的糟糕。同样,山海经的众多破解者也面临着无史籍资料可寻的尴尬局面,这就是破解山海经难的客观因素。
破解山海经另一个难点是我们头脑中几千年来被灌输的错误上古历史观!要破解山海经须先破除人们头脑中的这些固有观念,须以怀疑、纠错、分析的态度重新看待我们长期以来接受的上古历史,用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一张白纸的状态重新研读山海经这本书,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线索,重新破译它。之所以反复谈这些,是因为笔者在破译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多次因为稍不留神就让思维跟着旧观念跑了,而造成破解的失误。读懂山海经的前提,就是要放下一切固有的惯性思维,这是难点所在,也是方法所在。如果不能放下固有观念,想读懂、破译山海经必走弯路。如不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要破解山海经几乎是不可能的。惯性思维的惰性,是造成破解山海经,自秦朝至无任何进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另外,五千年的隔阂,致使古今思维差异巨大,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方向的思维,这也造成了破解上的另一个困难。比如,古人说:“外”,其实是是指“里”,古人说“一目”其实是说眼睛的大小正常,而不是说此人是一只独眼儿,说“九尾”并不是真的长九个尾巴,而是尾巴特别粗的意思,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四角”并不是真长四只角,而是指角的长度很长;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这种南辕北辙、差异极大的思维表达方式,让人极为头疼。还有,古人用词的方法与习惯和今人也有巨大差异,破解之人必须按古人的思维去思考、想事才行。总之, 要破除原来所有的惯性思维!不能一谈河,就想当然认为是黄河,一说江就是长江,一说冀州就是河北,诸如此类的思维惯性,都必须破除,否则根本就不能读懂和破解山海经。
一、“山海经”名称来历的破解:
山海经是一本特殊的书,叫这个名字是有特殊历史原因的,这跟当时的大洪水有关。帝尧时,地球上发生了亿万年一遇,从天而降的淹没了天下高山的大洪水。地球上除了露出水面的山头,剩下的都是滔滔洪水,已经没有陆地了,大海与内陆的水都连成一片了。当时的世界放眼望去,除了山就是海,绝大多数的人类已经被突如其来、从天而降的大洪水消灭了,侥幸存活的极小部分古人均已逃到高山上,当时的高山就是人们的居地家园,就是国,有山的地方才有人存活。为了调查和记录这些高山上存活的人类,并同时考察动植物、矿产资源等,因此才有了山海经之名。
二、山海经海内经与海内四经破解定位:
海内经与海内四经是山海经破解定位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破解定位海内经、海内四经,后面各经的破解定位就无从谈起了。破解山海经首先必须给各经进行定位,定不了位,破解必走进死胡同。而要定位须弄清楚两个词:六合与四海的含意。海外南经开篇就说:地之所载,六合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这句话是破解山海经的关键。六合是什么意思?六合就是地球上六个合起来的大陆陆地,它是飞船在太空中俯视地球看到的实际景象,它们分别是:非洲大陆、亚欧大陆、北美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大洋洲大陆、南极洲大陆、北极洲。大家看看世界地图就可理解。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世界六合地图
“四海”指的是有人类活动的那“一合”区域周围四个方向的海,东南西北。四海之内是指当时有人类活动的区域。这是什么地方?从地图上看到有几个地区是被四海包围的,一个是大洋洲,一个是南极洲,一个是北极洲,一个是南、北美洲,一个是欧亚大陆,最后一个就是非洲大陆。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中国地区三面陆地只有东海,不具备四海环绕这个条件,首先予以排除。大洋洲、南极洲、北极洲虽然有四海环绕,但它们既没有古迹也没多少人,同其它大陆相比显然不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故此也予以排除。美洲大陆与大洋洲差不多,人烟荒芜,现存的玛雅古迹都是3500年前左右的,更古老的就没有了,因此这个也予以排除。最后只剩下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同样在古迹方面,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相比,尤其是5000年前后的古迹,非洲特别是埃及显然更胜一筹。我们看看非洲大陆都有什么文明古迹;大金字塔,有近五千年的历史。阿拜多斯第一王朝帝王墓地、帝王谷、神庙、雕像、壁画、木乃伊、古船、众多雄伟壮观的金字塔等,上至5300年前下至2000年前的众多古迹遗址布满几乎整个埃及。埃及众多的文明古迹,显然更符合文明发祥地的标准。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这样,海内经与海内四经初步定位于四海之内的非洲大陆。进一步研究海内经与海内四经,在其中发现了大量非洲独有的动植物、河流、古建筑、地理等,比如非洲独有的狮子、大猩猩、纸莎草、长颈鹿、犀牛、非洲狒狒、鸟足人、猴面包树、枣椰树……等等等等,从内容上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四海之内的地方就是非洲大陆!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
这样,我们从外到里两方面都证实了四海之内就是指的非洲大陆。
更进一步研究发现,帝尧时期山海经中的四海虽明确定义为环绕非洲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海,但古人认知的四海与我们现代人概念中的四海,是有区别的。古人把红海定义为东海,地中海定义为北海,把几内亚湾以北定义为西海,而几内亚湾以南定义为南海。同样在非洲东部也是这样划分南海和东海的。见下图。
破解定位山海经之四这就是非洲大陆周边的四海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