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重生界》之“楔子”:天变

作者: 02a38a26dd83 | 来源:发表于2019-01-01 00:51 被阅读12次

“对于像我们这样思考的人,是万物自己在舞蹈:它们过来,伸出手,笑啊,逃啊——随后又回来。

一切走开了,一切又回来:存在之轮永远转动。一切死去,一切又开花,存在之年岁永远在跑。

一切破了,一切又被重新接合起来;存在之同样的房子永远被再建。大家分手了,大家又重新相会;存在的圆环永远忠实于自己。

存在开始于每一个瞬间;彼处之球围绕着每一个此处旋转。到处都有中心。永远之路是曲折的。”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在其一生的某些时刻,他们可能会问:人们以前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每天看到的天空有多高?大海有多深?泥土不断细分下去会怎样?

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问题有的解决了,有的淡忘了,有的却一直折磨着那些敏感的心灵。其中,宇宙的起源问题或许算得上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它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哲学的一面。换句话说,它既需要实证,又需要一些猜测和论证。

关于实证,这是科学家们的工作。但对于猜测和论证,由于它根本没有绝对的检验标尺,所以,按照某些哲学家的说法,“在这个问题上谁都想说上几句”。虽然,这是在说讽刺话,但即便是一个普通人,猜测一下、论证一下又有何妨呢?能够说服自己,能够求个心安,也就可以了。

单看这宇宙的起源问题,目前主流的说法是“大爆炸”。这种学说的观点认为,宇宙是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由一个能量极其巨大的太初状态演变而来的(根据2010年所得到的最佳的观测结果,这些初始状态大约存在于133亿年至139亿年前),并经过不断的膨胀与繁衍,最后到达今天的状态。

这一观点当然是极具说服力的,但若从一个充满怀疑精神、爱好发问的外行来看,它却又有一些不足:基本上没有说清楚大爆炸前是怎样的,也没有说清楚大爆炸后的宇宙最终要到何处去。既然科学语焉不详,那么,我们的猜测和论证就该上场了。

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历史的发展要么是直线型的,要么是螺旋式的,最后或者进入一个极好的乐园,或者进入一个人间的炼狱。但是,历史的源头又在哪里呢?它的终点又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当然同样难以通过实证的方式获得。于是,面对这一难解问题的人们,便不再深究它们了,也许即便他们的心中还不时地会受到疑虑的折磨。

然而,对于这个历史问题和前面的宇宙问题,其实在古代的印度教或佛教中就有提示了,它们的提示是“轮回”或“六道轮回”,所谓的“六道轮回”,是指“三恶道”之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和“三善道”之人道、阿修罗道、天道。在佛教中,人若不能“悟空”“悟净”“悟能”,不能“八戒”,那么就可能不免轮回之苦。而从大的层面看,世界就是这样地轮回着,所以众生皆苦。

可以看出,按照“六道轮回”的理论,就不需要找到源头和流尾了,因为这整个的一切都是轮回流动的,它自有永有,无始无终。这显然有较强的说服力。但问题同样在于,正如其他的古代理论一样,这一理论同样具有较强的神话色彩。在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一般不把神话作为对世界的权威解释,所以,这一理论需要有另外的变体。

而这一变体,就出现在尼采的哲学中,也就是他的“永恒轮回”学说。当然尼采的“永恒轮回”,从德语转为英语叫做eternal return或者eternal recurrence,再翻译为中文就是永恒循环、永恒重现、永恒回归、永恒循环等,而我从根据它的基本意思,尝试着翻译为“同一者的永恒重生”,简称为“永恒重生”,这也是本系列总书名的《永恒重生界》的主要来源。

当然,尼采学说和佛教教义,尽管两者有所相似,但也只是形式而非神同,这倒不是说两种理论有孰高孰低的区分,而只是说,在信奉科学主义和哲学主义的人们的心目中,也许尼采的理论对他们的解释力要强一点,因此他们更有可能接受这一理论。

尼采的永恒重生,究竟说的是什么呢?对此,尼采有过两个经典的表述,其一就是本文前面的那几句引子,这几句话摘录自尼采主要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康复者”一章。它们说的是,尼采在长期的思索、体悟和布道后,有一天忽然见到异象——永恒重生理论,由于这一异象太过重大,他就像遭受什么打击一样地发生疯癫,并在随后昏迷了七天。七天后醒来,他向他的宠物(象征物)鹰和蛇讲述他的心情,这时,明白他心事的宠物们便对他说了引子中的那些话。在原书中,查拉图斯特拉是没有完全表示同意宠物们说的话的,但这也许是作者尼采设置了一个障眼法,——他不是一贯都这样的吗?

另一段阐述则出自尼采的更前一点的著作《快乐的科学》。在这本书的第四卷第341节,尼采用“最重的分量”为题写了两段话:

“假如恶魔在某一天或某个夜晚闯入了你最难耐的孤寂之中,并对你说:‘你现在和过去的生活,就是你今后的生活。它将周而复始,不断重复,绝无新意,你生活中的每种痛苦、欢乐、思想、叹息,以及一切大大小小、无可言说的事情皆会在你身上重现,会以同样的顺序降临,同样会出现此刻树丛中的蜘蛛和月光,同样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时刻和我这样的恶魔。存在的永恒沙漏将不停地转动,你在沙漏中,不过是一粒尘土罢了!’你听了这恶魔的话,是否会瘫倒在地呢?你是否会咬牙切齿,诅咒这个口出狂言的恶魔呢?

“你听了这恶魔的话,是否会瘫倒在地呢?你是否会咬牙切齿,诅咒这个口出狂言的恶魔呢?你在以前或许经历过这样的时刻,那时你回答恶魔说:'你真是神明,我从未听见比这更神圣的话呢!'倘若这种想法压倒了你,恶魔就会改变你,说不定会把你辗得粉碎。'你是否还要这样回答,并且一直这样回答呢?'这是人人必须回答的问题,也是你最沉重的负荷!或者,你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人生,均愿安于现状,放弃去追求比这最终的永恒更为热烈的东西吗?”

从这两处摘录(一处为钱春绮译,一处为黄明嘉译)以及其他资料中,可以总结出,尼采所说的永恒重生,是宇宙生发和运行的一种解释模型。在这一永恒重生的模型中,宇宙同样是自有永有的,同样是无始无终的,它就像一个膨胀(大爆炸)又收缩的球,无数次地重复相同的运动,又像在一个闭合圆环中开动的车,这车从某个点开到另一个点,过程中会有一些变化,但下一次到上次的那个点以后,一切又变为同一了。

尼采曾将他的这一理论比喻为掷色子,认为宇宙中的物质虽然多到无法形容,但从哲学论证上来说,由此时此地,就有前时前地,跟着就有一个最早的时刻和地点。这里可以借鉴圣托马斯·阿奎那的宇宙论论证,阿奎那要人们注意世界不断变化的事实。他说,“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的过程中,并且是从别的事物变化而来的”。因此,回到亚里士多德的不动的推动者,“就像没有手的推动,那么手杖就不会移动任何东西,这样推论上去,必定有一个事物是变化的第一动因,只改变别的事物而自己不受任何事物的改变。而这个事物就是人们所理解的上帝”。阿奎那将这第一推动理解为上帝,而我们可以改换一下,将它理解成宇宙在永恒循环(重生)中的每一时刻的向前推进。这样,宇宙的物质或能量就应当是有限的,因为无限的就会变成无法推动、无法想象,不在我们的思维范围之内。

既然是掷色子,那么就有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当宇宙运行到某一时刻,是一种组合,此后,宇宙就在各种张力和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地组合下去,直到出现和第一次那样的组合,这时,宇宙就完成了一个循环,而且此后的循环也和这个是一模一样的。对这点,也可以将宇宙的运行理解成一个程序,它就是按照编好的程序、产生并消耗自身的能量,永远循环着的。当然,如果只有一个宇宙,宇宙没有程序员,它的运行只是永恒的自我循环。但如果要发生天变,就需要引入宇宙程序员了,这在稍后会讲到。

这里继续说唯一一个永恒重生的宇宙。因为它是同一者的永恒重生,所以它的一切大大小小的方面就是都被决定了的。想象一下,当你任一时刻想要摆脱这个沉重的决定论,当你在向东和向西之间选择,你就是要和决定论作对,你先选择向东,随后又毫无征兆地走向西边,你以为你这是自有的,但其实不是,无论你怎么选择,你的选择都是那个巨大的循环之论决定了的!怪不得尼采会说这是恶魔说出的“最重的分量”了!查拉图斯特拉(尼采)也就是面对这一思想,觉得太过恶心,难以忍受,所以几乎发疯、死去,但他最后终于克服了。他是怎么克服的呢?他用他的强力意志,也就是明知命运如此,也顺乎命运,忍受痛苦,勇敢地活下去。换句话说,活不活下去都是命运之轮决定了的,好好活下去总比沮丧这活下去要好。而且!你的好好活和沮丧活,也是命运之论决定的!那就好好活吧!所以查拉图斯特拉最后说,“这就是生活吗?好吧,再来一次!”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一书中,他的宾客们也受到他的感染,表示要好好地活好这生活。

当然,这是所谓的“强决定论”,以及尼采自己的应对之道。但我们还可以有更温和的思考与应对方法。站在此时此刻分析,过往的一切,的确无论怎么看都是被决定了的,但如果针对今后的一切呢?今后的一切,还是未知的,我也知道,无论我怎么选,都是命运之论在后面起作用,但正是因为它还没有到来,所以我可以选择生,可以选择好好过,而这是我喜欢的,即便事后来看都是被决定的,又有什么关系?反正,眼光向前看,时刻选择自己想要过的那一种生活就好了。

但如果有人就是不喜欢这样被决定,要怎么办?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宇宙中的人,无论他怎么选择,怎么改变,他的选择,他的改变都是命运之轮巨定的,他永远没有自有,没有自由意志!这时,就用得上我们的宇宙程序员了,我们姑且把他叫做天变老人。

这天变老人以及他带来的天变是怎么回事呢?

阅读到这里的朋友,请先歇一口气,喝一口水,放松一下吧。

好了,我下面接着讲述天变老人的故事和他的工作。

你若问我为什么知道他的故事和他的工作,那么我的回答是,这些都是我亲眼见到和亲耳听到的!何以见得?原来是这样的,有一天中午,我正在我的书房里阅读哲学书,那时晴空万里,烈日炎炎。突然,天空响起了莫名的雷声,亮起了刺眼的闪电,跟着就是乌云密布,窗外整个都快看不到其他东西了。这时,我恍惚中见到一块巨大的黑石一样的东西,隐约出现在窗前的空中,然后眼前一片炫目,一股巨大的能量就把我卷走了。

当时,我似乎就在一个狭窄的隧道中穿梭,那些线条、色彩和形状斑驳陆离,我什么都辨识不出来。也不知过了多久,那个速度似乎放慢了一些了,我的眼前也跟着看清了一些东西。开始的时候,我看到的是无尽的荒漠和水流。继续向前行进,我又看见了一些海草或藻类等东西,然后就逐渐是其他植物、微生物、低等动物、高等动物,猿猴,甚至还看到人了!更神奇的是,我还看到了我所居住的城市,其中的一栋楼里面,有一个人趴在桌子上,好像正在昏睡中?咦!那不就是我吗?只不过我没有多逗留和思索,只是继续往前飘荡。

在这不知时光几何的飘荡中,我看到人类中一次次的战火,看到人们的眼泪,看到无辜者的殒命,看到人们的各种奔波操劳,有如地上的蚁类般生命短暂和脆弱。我还听到人们对这个世界的抱怨,对不公正的控诉,对过往错误决策的懊悔。他们说,要是能够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中,该多好啊!他们说,要是能够重来一次,我就不做现在的我了!总之就是不满足于目前的这个世界以及这个宇宙的命运安排。然后,我陷入沉思,眼前的景致便没再看到。

又不知过了多久,我的身上感觉越来越压抑,就像一个铁笼子不断地从几边向我挤压一样,跟着眼前一黑,就没了意识。当我再次醒来的时候,发觉还在我的书房里,晴空还是那个晴空,烈日还是那个烈日,云气逐渐散去了,但那黑石的影子还能模模糊糊地看到。由于在它的引导下经过了这个旅程,我已经能够感应到它的意思了。就在那一天,我终于明白了它的故事和工作。

原来,在现今的宇宙产生并轮转之前,它的前身只是那块黑石,我姑且叫它天变老人。期初,在无尽的虚无之中,天变老人自有地存在着,并随着年岁的增加而不断地变老和返老还童。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它的形状叫“无定”,也就是没有固定的形状,当然,你把他想象成一个慈祥的或威严的老爷爷也未尝不可。唯一不变的是,它的能量十分巨大,而且是确定的,既不减少,也不增加。

天变老人就这样不知自己一个人活了几世几劫,突然有一天,它感到了一股巨大的寂寞。怎么办呢?于是他便想着,是否可以创造一个五彩缤纷的、有生命、有死亡的世界?说干就干,对于天变老人,有什么难得倒他的呢?他有的是创意,有的是能量,只要将他的创意和能量结合,他就能够变出任何想要的东西。但他同时是一个艺术家、剧作家、雕刻家、园丁,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身份。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便不急着一下子把它们创造出来,他要看着它们孕育、成型、长大、衰老、死亡。而且,他说,如果所创造的一切都是美好的,那样就会显得太无趣了,所以,在那些创造物中,必须有灾难、有伤心、有眼泪,这便是战争与瘟疫等的由来。

但同时由于他是一个慈悲的老人,他有时甚至受不了自己的创造物遭受的痛苦呻吟,特别是每当发生战争,那些尚未来得及展开生命的婴儿被炮火夺取生命,都会令他抽搐不已。他说,我创造了这个宇宙,我赋予它决定论的法则,我给定了它开头,也设置了它的终极,但出于欣赏的目的,我为自己保留了悬念,有意不将中间的剧情展示出来,没想到过程是那么酸楚!这不是我想要的艺术!我必须改变!

天变老人告诉我,虽然他是宇宙的总设计师,是一切法则的法则,但本身也要遵守一定的法则,比如能量守恒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设计现今这个宇宙的之初,也是由于为了体验不确定性带来的快意,所以他便没有特意地运用自身的全部智慧去工作,因此知道可能后续会有一些问题,需要自己再来纠正。当时,天变老人有三个选择。一是将全部能量倾注到这个宇宙,然后自己消失,当然,这样做,就丧失了欣赏的乐趣,所以未采纳。二是保留一半能量,如果这个宇宙不满意,再造另一个满意的宇宙,但这里的问题是,有人就像他一样喜欢不确定,两个宇宙,还是嫌太压抑了。三是将自身能量一分为三,创造第一个不怎么完美的宇宙,以及第二个完美的宇宙,还有第三个不确定的宇宙;当然,如果选择这个方案,天变老人就会能量耗尽,然后消失,但他说,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他就很满意了,消失就消失吧。

也是在设计之初,天变老人觉得有必要将他的企图告诉世人,但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于是,他便在他的程序中设计了三个时间点。第一个是尼采看到永恒重生的异象,然后写出《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著作。第二个是我(本文以及本书作者)业余研读哲学,领悟到永恒重生的思想,并在某一天由天变老人带着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宇宙演进以及人世生活的震撼。三是由我写出第二宇宙中发生的故事,以醒第一宇宙中的人们的耳目。

可能有人会问,天变老人倒地藏身在哪里呢?其实,对于他来说,宇宙中哪里他不可以藏身呢?说不定我现在打字用的这个电脑、电脑下的这张书桌,就是他的化身呢。又或者,读者现在正在阅读的书籍、电脑、手机,也是他的化身!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是怎么安排三个宇宙中的人的。

据他说,在当前这个宇宙的上上次轮回中,他已经第一次改变了程序,当宇宙缩回到大爆炸之后,特别是有人类之后,社会形态就有点不一样了。比如,有一家的两夫妻,丈夫整天寻思着赚钱,总是人在心不在的状态,妻子整则天照看小孩,也对丈夫没有什么兴趣,于是丈夫抱怨妻子没有服侍好自己,而妻子则抱怨丈夫不够体贴,两个人最终吵了一生,他们总是互相说,这辈子很后悔遇见了对方。天变老人看他们这样,便在程序中注入变量,轮到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嫁娶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但他们还是有抱怨,包括对方挣钱不多,另一方太过粘人以至耽误了自己等等,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羡慕的是前一种状态。这只是一种简单的情况,其他的就更多了。这些都让天变老人很头疼,最后,他终于决定启动第三套程序:同时创造三个宇宙。

在最终的三个宇宙中,第一个宇宙是我们当前生活的宇宙,第二个宇宙和当前这个宇宙高度相似,但它的演进更让人充满希望一些,因为它是由不满当前宇宙的人们、想成为另一个更好的自我的人们组成的,第三个宇宙则是既对第一宇宙、也对第二宇宙不满的人们组成的,他们的要求只是像天变老人那样的“无定”。其中,前两个宇宙的每一步都是决定了的,而第三个宇宙,除了开头和结尾,中间永远充满不确定。当这三个宇宙设计好并运行后,天变老人就从此永远地消失了。他给我留下的最后的话是,第三宇宙不需操心,但尽管经过了上一次的拣选,第一宇宙中还是有很多戾气,需要用第二宇宙的祥和之气来进行化解。他说,第二宇宙虽不完美,虽也有很多大灾大难、大奸大恶、大悲大痛,但里面也有很多温暖,很多情谊,很多智慧,他们终能向着完美进化,这应该成为第一宇宙的榜样。对于我会不会执行他的命令的问题,他说,对于这点,并没有写进程序,而是由我自己选择,也许,这是第一宇宙和第二宇宙中仅次于他的一点自由吧,经过深思,我最终决定接受他的指令,讲述第二宇宙中和我们相仿的那个世界的故事。

如果问我为什么能够讲好他们的故事?那是因为我前面说的时空之旅其实是发生在上上次的宇宙轮转中,在那之后,我就在第二宇宙中生活了一生,对里面的山水、人物、社会、历史等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我还获得一种上帝的视角,得以遍览他们的整个宇宙进化史和人类发展史,特别是天变老人赋予了我一种读心的能力,让我将第二宇宙中一切外在的、内在的东西都记在心中。当然,这种能力,仅限于讲述他们的故事,一旦我想超出这个范围,用于在第一宇宙中的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谋取什么好处或者获得什么乐趣,程序就自动地阻止我了,我曾好奇地试过几次,每一次都没有成功,今后就不会再试了,好好讲好故事就行。

第三宇宙的故事,就是第二宇宙的故事的综合,因此没什么好说的。第一宇宙的故事,每天都有人在讲,我不想再加入进去,我只是按照指令讲述第二宇宙的那个世界。对于那个世界,我的讲述将大致开始于我们这个世界的春秋战国之间或之后,因为之前的故事和我们这个世界的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以后,第二宇宙的世界(以后简称“第二世界”)的生存状态就有点不一样了。当然,别指望他们会一下子找到方向进入黄金时代,他们也曾一度和我们一样面临各种威胁,经历各种灾难、战乱,其中的故事甚至比我们这个世界的历史故事更加曲折。唯一不同的是,在历史的前行中,尽管有各种不如意,但他们终于逐渐变得更好了。虽然他们的世界存在一天,各种问题也存在一天,但毫无疑问,他们的世界更符合我们这个世界大多数人的理想,所以,看看他们历史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他们将在此后进行的奋斗,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娱乐,又有启发,还是值得的。

这样,《永恒重生界》之第二世界的故事就开始了,而它们的第一部叫做《五龙剑》。

相关文章

  • 《永恒重生界》之“楔子”:天变

    “对于像我们这样思考的人,是万物自己在舞蹈:它们过来,伸出手,笑啊,逃啊——随后又回来。 一切走开了,一切又回来:...

  • 永恒——楔子

    天地,是一种玄妙的存在。 你我身处其间,却总也难解其意。 天地是什么? 指之所触,目之所及,皆为天地。 心之所向,...

  • 《重生之杀手王妃》楔子

    星陨,是划破苍穹的璀璨,坠落于险峰之巅的凄美。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在这永无光芒的时空乱流中,黑暗,是绝对的主宰。...

  • 光之界

    光之界,永无逝,唯重生。烛龙伴暗而眠,伴光而醒。光之界,唯光不灭;唯光永生。

  • 界·楔子

    甜蜜和残酷,你选哪一个? 梦境和现实,你选哪一个? 你所坚信的,未必是对。 你...

  • 永恒幻境(楔子)

    “昨天是我们的皇上选后的日子,不知道哪位大人家的小姐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茶楼里一位青衣男子问对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

  • 2017-11-07

    何为瞬间即永恒 悠悠历史茫茫宇宙 有形之物谁能逃脱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时光之重生命之轻 不去问生命的长短 只在乎曾...

  • 《永恒重生界》序三:寻找写作方向

    电视剧《大帅哥》一开始,张卫健扮演的狄奇就打破”第四面墙“对观众说:“各位,你们是不是等我很久了呢?不好意思,我来...

  • 「镜界」| 楔子

    我们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是为了——看见自己。 澈。 这是一个字,但对我来说:它是蓝色,也是一切。 被单,是蓝色的,天...

  • 万能师父绝宠&黑师妹

    正文 楔子/重生 元启年间,东璃大陆门派林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恒重生界》之“楔子”:天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yw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