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自我学习提升的氛围甚浓,“打卡”行为就是这种风气的伴生物。当大家都习惯了用打卡来衡量学习过程(甚至生活细节)时,我们需要反思,这个行为及其背后的逻辑是否真的妥当。
我想这个词在潜意识里给人一种“完成任务”的认知,毕竟它来自职业领域的日常活动——出勤。不需要费什么劲,累计够一定次数,便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那么用在运动或学习技能上呢,累积够一定次数,任务似乎也就完成了。要点奖励不过分吧?那就再“晒”到社交媒体和朋友圈里,众人纷纷点赞吹捧,成就感也有了。
也许这一套做法在社交方面好处挺多,但对学习技能和自我提升而言,则相当有害。若某项技能仅凭做过的次数多少就能衡量水平高低,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吃饭大师”或“刷牙高手”了。
“打卡”式学习最大的问题便在于此。单纯依赖次数的堆积,很可能使人将注意力过分集中于完成当次任务上。实在挤不出时间,或一时犯懒,就草草对付一下。只要打卡“记录”没断,一切都好;一旦没留意中断了,就立刻想把它抛在一边,仿佛这一次中断就让整件事变得不完美了。如此,已经远远背离了学习的初衷。
从年初疫情被迫居家开始,我一直坚持在家健身,到现在也有近九个月了。起初,我会在每次运动完写下当天的日期,然后再以星期为单位观察运动的次数。这样过了将近两个月后,除了得到一堆数字,我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大概到三月中旬,在读过《认知觉醒》和《微习惯》后,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对原先“打卡”式健身做了调整,用记录每次运动的内容和时长,代替了打勾和记日期。
不再单纯关注“次数”后,我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自身需求以及运动本身上面。先是自我分析有哪些体态问题,接着有针对性地尝试了几种不同的项目,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组合锻炼。而我选择项目的另一大标准是“快乐”——如果一项运动让人获得的体验是愉快的,而非痛苦的,那么它才有可能被长期坚持下去。
从典型的“打卡”式健身,到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式,我想还是得感谢《认知觉醒》这本书。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略显夸张但挺有道理,即“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比起“打卡”,记录过程更为重要,也更有效。这样一是可以避免不求进取地原地踏步,这正是被单纯堆积次数的“打卡”行为掩盖了的真相。二是让过去的行动有迹可循,以便根据情况进行调整,为接下来更有难度的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我在随后几个月的生活里,用过程记录代替了单纯计次的“打卡”方式,并应用在了不止一件事上。不再有“任务感”后,每次运动完也就不觉辛苦,唯有心情舒畅,我逐渐感到了居家健身的乐趣。到现在,可以说运动已经成为我生活习惯的一部分,不会因为空缺一两天而自责或感到压力,每次运动前也是期待满满。
当然,这也和正向反馈有很大关系,这点可以展开另说。但是,想收获长期的正向反馈,首先你得能把这事维持在“长期”进程上,不是吗?不妨试试从抛弃“打卡”思维开始,注重过程本身,体会乐趣,保持长期的学习动力也就不是难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