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有糖尿病,伤了眼神经,戒了酒,但仍然抽烟,仍然与我交谈困难。我反省了自己,应该对老人家几十年的说话习惯多一些耐心,至少应该在餐桌上多呆一些时间。连夜回家,到家是夜里11点,很累,强撑着陪爸妈吃这个很晚的饭。饭桌上的爸爸保持着多年的交谈习惯,反复强调炫耀他的无公害蔬菜。只放了一点酱油的生蔬菜真的很好吃,浓郁的蔬菜本味和有质感的嚼劲。以前回家吃菜的感觉只停留在舌尖,这两年回家,吃到嘴里,流到心里的是恐慌,是忧虑,是对父母老去的惧怕。
爸爸反复问着我一些毫无逻辑的问题,比如是广东省还是广州省....我第一次跟他讲了我的工作,给他讲了每天早上去肿瘤医院人满为患的景象,讲了PD-1治疗,讲完我问爸爸:“你听懂了吗?”他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一边说:“嗯,我听懂了。”,听到答复我很开心。
匆匆忙忙,又踏上了离家的途,来不及吃第二个和他和谐交谈的饭。坐上火车,看见远处云雾里面充满韵味的峨眉山,想起刚才宝宝浸湿的泪眼和憋着的嘴,说舍不得妈妈,想起狗狗徘徊在车窗外,想要跳上车随我去的渴望,拿起手机给爸爸拨了个电话:“爸,我上车了,你戒烟戒不了的话,就少抽一点,注意身体,娃还在哭没有?”。“娃没哭,高兴得很!”......
突然意识到,爸爸多年的跟我的无逻辑有障碍的交流,是因为,很想跟我聊聊,很想关心我的生活和工作,但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反复说他的菜,因为我那是我爱吃的~
以后,争取,制造多一些机会,回家吃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