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尤兮
《围城》是我看的最快的一本书,从买来还不到两周的时间就读完了,当然也和他的篇幅有关。昨天晚上读着读着就发现已经到结尾了,鸿渐的婚姻在吵吵闹闹中摇摇欲坠,他的太太孙柔嘉一气之下搬出了两个人的家,而鸿渐也面临着事业的选择,去留的选择,婚姻舍弃与追回的选择,整部小说在鸿渐的感慨中就结束了,算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对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的厂里做事。是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了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围城最后一段
从鸿渐的心理活动看,他婚姻也并非走到了死胡同。鸿渐回家之前柔嘉还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帮鸿渐,尽管那是他讨厌的方式,求得是他讨厌的人,孙柔嘉带着老妈子离开了家还不忘把钥匙交给房东,由房东转交给鸿渐。没有了用人给鸿渐做饭,把他早上到房东家去吃早饭安排好才走,虽然房东说是仆人来和自己嘱托的,但是没有孙小姐的示意,她的奶妈能对鸿渐这么好吗?
鸿渐回家之前走在路上,心里想的念的依然是柔嘉,想着怎么去解释误会,以后要加倍对太太好。可是有时候人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完全不是一回事,想的无论怎么好,一到犯脾气的时候那些言不由衷的话就如条件反射一般脱口而出,完全违背了心里最初的意愿。然后又是越吵越凶,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伤害了身边的人,也给自己添了很多无谓的烦恼。但两个心里都有着对方的人总归会和好的吧!可能各自需要一点时间冷静思考,也需要一个契机来提供一个机会。大概鸿渐不会离开上海,他们的小家也不会散,但世道变了吃苦受累是在所难免的了。
人生有的时候真的很奇妙,身边的人真的猜不到谁会什么时候离开,谁会陪自己走下去,尽管亲昵如情侣亦或者互相仇视如情敌。鸿渐和赵辛楣的友谊令人羡慕,两个人从最初互相看不顺眼的情敌,当然后来误会解开了只有赵辛楣把他仇视为竞争对手,到后来成为挚友,一起到内地大学一路同甘共苦到最后又各奔西东,说不清楚他们的友情有多深厚,但是鸿渐的人生因为赵辛楣有了很大的不同。毫不夸张的说赵辛楣算得上是鸿渐人生中的贵人,他的人生路屡次有了赵辛楣的帮助而转向。
然友谊很美好,但爱情也美妙。
鸿渐对唐晓芙的喜欢强烈而深刻,犹如老房子着火一发不可收拾,邀请约会的时候忐忑不安生怕她会拒绝,写信给她的时候仿佛笔下写的不是字,而是一颗颗跳跃的爱心,期待回信的时候翘首以盼,度日如年,收到了回信兴高采烈,心花怒放,像极了每一个坠入爱河的年轻人。倒是因为唐晓芙是喜欢自己的苏文纨的表妹,到是让这份感情有多了一丝压迫感。但仿佛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消失的很快一样,随着她和苏小姐闹掰,事迹被和盘托出,之后的一次见面竟是永别。虽然两个人对于对方都并不是完全没有感情,但是阴差阳错的失去了所有解释的机会。
或许唐晓芙真的如杨绛女士所说是作者偏爱的人物吧,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不愿意她身陷在这围城中。
最后到让鸿渐娶了喜欢自己的孙柔嘉,两人从相识相知再到相爱一路走来平淡如水,仿佛一切水到渠成。鸿渐自己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可见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的资本了。鸿渐夫妇二人吵吵闹闹一步步走向人生的下一步,失去了自由,享受了温馨。直到最后还是在闹矛盾中,问这围城好不好大概没有意义,只有愿不愿意吧。
结婚或许不需要伟大的爱情,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爱情。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吃的每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好!所以留点感情发展的余地也未尝不是好事!而多数时候,爱情会抢先送到你的嘴边,然后才会开启婚姻的殿堂,此事古难全,那么还是要享受当下,毕竟美好的东西都易逝。
爱情大概如烟花会拥有一瞬间的灿烂,会刻骨铭心,而婚姻则像一条河流时而平缓时而湍急,没有高的落差来让你心潮澎湃,只有时间推移形成的坚固的河床,而这时间才是大部分平凡且琐碎的生活。
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但每一次都真诚相处,谨慎决定,那么纵使没有了局也不至于会遗憾。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