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浅谈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 肖尧eve | 来源:发表于2022-11-07 20:53 被阅读0次

浅谈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

书名:《在细雨中呼喊》

作家:余华

推荐指数:五颗星

-

连续看了余华老师的三本书,我大概对余华老师的写作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余华的书的情节必然少不了死亡,比如《活着》,比如《在细雨中呼喊》,让我不得不面对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让我对死亡有了新的思考,或许,死亡代表着一种新生?我觉得有时候死亡离我很遥远,看完余华老师的书后有时又觉得很近,近在咫尺。余华老师的写作手法,让我觉得既残忍又真实。

《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我认为结尾的章节写得很妙,我在看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时有相似的感受。如果说前面的章节是一颗颗珍珠,那么最后一章就是一条绳链,将所有的章节串了起来,将书本摇身一变变成了一条上乘的珍珠项链。我很喜欢这种手法,有种豁然开朗,让一切都明亮了起来的感觉,很美妙。

《在细雨中呼喊》是以孙光林的视角来叙述的,从孙光林的视线出发,透过这个孩童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我”的哥哥为了诬陷“我”而在弟弟的脸上划了一道口子、弟弟因为“救”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而被水淹死、“我”的生父孙广才大模大样地爬上了寡妇的木床等等。刚刚我讲过了,我认为余华的笔调既残忍又真实,这本书的调性也是如此。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对书中的语句划线做标记,比如“阳光那时候似乎更像是温和的颜色涂抹在我们身上,而不是耀眼的光芒。”私以为“涂抹”这个词很妙,我从来没见过阳光可以用到“涂抹”这一词,我看到这个比喻顿时被惊艳到了。细细看全文,我都有种惊叹的感受。

咱就是说,永远可以相信余华老师,太赞了。当然我一个人不能代表所有人,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读者,书中的个中滋味还是需要自己去细细感受和捕捉。

以上。

相关文章

  •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独处?歌手李健觉得余华最好的作品,《在细雨中呼喊》。 书名:《在细雨中呼喊》 作者:余华...

  •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

    月月酱推荐的这本,余华先生的故事讲的都是沉沉的、暗色调的。刚看完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理解,度娘了几篇评论说这本...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一副中国六七十年代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样子。 作者在原生家庭生活...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这时候雨点下来了,我赶紧往前奔跑过。我看到了远去突然升起的一片火光,越来越大的雨点与那片火纠缠起来,燃烧...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他的作品总是让我震惊,震惊之余意蕴犹存,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那般生动、形象、真实,特别是贫苦的人,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这是一本有记忆的书。 余华在序言里说: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 那个...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本书主要以回忆的方式来贯穿整个故事情节。主要通过“我”在南门和孙荡的所见所闻来写整个故事的。“我”在整个过程中在发...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第一章 南门 2020-03-16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让人战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 2020-0...

  • 《在细雨中呼喊》余华

    还没有做好写书评的准备,需要时间消化。 有点萧红的味道,在优美朴素的语言中娓娓道来人生的苍凉。书中出现好多人,那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cg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