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陪孩子上网课
一
又一波疫情突如其来,又一次停课不停学中。
对这届家长来说,疫情带来的最大阴影就是陪孩子上网课了。以至于谈虎色变。
网课第一天,早六点多叫醒浩博,要先带他下楼去做核酸,回来吃饭后,准备上课。
“妈妈,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居家上网课了。”他似有感慨。
他的话使我我有些意外,好像他对一切从来都是漫不经心的,很少这样郑重地表达。
“你还记得第一次网课时你挨了多少顿揍吗?”那时候他上四年级,在家坐不住,厌学。想起那些粗暴的教育方式,心总会隐隐作痛。
“嘿嘿……”他摸着头,憨憨地笑了。
这个性情顽劣的孩子,越来越宽容憨厚了。
性子急躁,做事却磨蹭。“快点,快点……”磨叽的孩子后面,总会跟着一个焦急的妈妈。
急得我先下楼了,等了半天,他还没下来,就先去排队。
人很多,前后都一大趟,再不来,上课就晚了。一边随着人群前进,一边张望来路,终于看着他迈着熊二的步伐走向了队伍后面。看看时间紧迫,我急切地招呼他:“快,快来我前面。”他鄙视我让他插队的做法,斜睨了我一眼,理也不理,径自排到了长长的队伍的最后面。
他是一个注重遵守规则的孩子。但这样墨守成规、这样拘谨也会使我纠结。
做母亲的心啊!
二
这样守规矩的孩子,他不会不交作业,也不会犯在上网课的时候偷偷打游戏的错误,但这个老母亲还是要像个女特务一样盯着他,在他上课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他一上初中,老母亲就有一种中考提上议程的紧迫感,毕竟这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淘汰赛。所以对网课有一种如临大敌的紧张,对于他来说,这么一般般的成绩,一步落下,十步难撵。
还是因为对孩子的了解吧。
一个总是对学习漫不经心的孩子。他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并不等于他能很投入地听课,偷偷摸摸的小动作是有的,课堂上走神也是时常的。这需要时常加以提醒。
但对青春期敏感的男孩还要注意态度,说多了也会起反作用。
三年过去,面对着已经高出我半个头的这小子,再也不能像第一次网课的时候,生气了可以拖过来揍他一顿了。
居家第一节课,下了课他好像还意犹未尽:“咦,这么快就下课了吗?”这状态多好。想起以前那个总是坐不住的他,老母亲欣慰地想:“真的是长大了呢!”
网课第二天,晚上写完作业,他叹着气说:“这一天天的,屁股都坐麻了!”
一节课接着一节,初中的上课时间比小学时期加长了很多。他又是一个磨蹭的孩子,效率太低,作业常常写到很晚,但是再晚他也要完成。面对这个慢腾腾的孩子,怕他睡眠不足,急得个老母亲心脏都不好了。
我是一心不可二用的人。他在家上课的时候,我就总无心做什么事,但又不能把盯着他的动作做得很明显,让他反感我的监视动机。静静地坐在一边抄书,耳朵里传来的是老师的讲课声,眼睛的余角里是他的一举一动。其实是装模作样的读,真正的角色就是个女特务。抄书图的是心静而已。
网课过了两天,他就有些懈怠,也开始焦躁,这时候一句唠叨可能就会惹毛了他。
三
一位家长惊讶地对我说:“他上课你陪着干嘛?让自己上就是了。俺家孩子俺从来不管。”人家的孩子学习用心,不管也优秀啊。
不用管的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孩子。
老母亲的眼里也总会是别人家的孩子。
单是从他自身的成长来看,会有很多欣慰之处,你能感觉到突然蜕变的奇妙。可总是会有别人家的孩子,离间了母子感情。
但你不能在他面前夸别人家的孩子,他会义正言辞地告诉你:“他是他,我是我!没法相比。”现在的孩子尊崇个性,没有榜样一说。
孩子的性情不同,真是没法相比。在教育孩子方面,操心的多少也没法相比。表现在学习上堪比驯马。学习用心的孩子,不用扬鞭自奋蹄,大人省心。而漫不经心的孩子,自身没有内驱力,就得时时鞭策一下,催着他往前追赶。但还不能赶得太急,否则这马也许会跟你撂蹄子。
在这个内卷的社会中,教育孩子真是一件费娘的事。
“母亲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母亲的层次决定整个家庭的高低”……这个社会对母亲的要求让我诚惶诚恐:就凭着锅台的高度,你能配得上新时代的母亲吗?
古有“子不教父之过”之说,而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教育的担子由母亲一个人挑起。鸡娃的潮流,造就了一大批焦虑的母亲。
鸡娃的母亲需要时时端正自己的心态,网课更是一个母亲修行的过程。有一句话说:“心态对了,事儿就对了,娃也就对了。你若耐心,蝴蝶自来。”网课中要保持好的心态,多念念这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