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发影响力》
作者:【美】罗伯特·西奥迪尼
译者:闾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7年8月
《先发影响力》书籍解读文稿
有的朋友可能看过西奥迪尼的另一本书《影响力》 ,1984年出版,成为百万畅销书一直到现在,因为《影响力》在全球取得深远的影响,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因此被成为“影响力教父”。他让“劝说”成为了一门科学,并被斯坦福大学等校作为教材使用。
西奥迪尼带领工作影响力机构(INFLUENCE AT WORK),服务培训了很多客户包括:谷歌、微软、思科、可口可乐等多家世界 500 强企业,还有美国的司法部等部门。
作者在1984年出版的《影响力》这本书里用大量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包括大量的试验来说明,我们为什么容易中圈套,上当受骗。
时隔30多年以后,罗伯特.西奥迪尼升级出版这本《先发影响力》。2017年9月中文版在中国出版,一下就会成成为超级畅销书。股神巴菲特子在2017年股东大会上特别推荐了西奥迪尼的这两本书。
在《先发影响力》书中,他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概念——先发影响力!
也就是说在传递信息之前就让对方不知不觉的被你影响了,你一开口就奠定了胜局,甚至还没有开口,对方就顺从了。
我想这恐怕是任何一个人都梦寐以求想要达到的效果吧!
你是销售人员,要说服顾客成交,你是一个创业者,要说服投资人投钱,或者你是个管理者,要影响下属或者上级的行为,如果,你能掌握了“先发影响力”,那你职业发展就比别人多了一个非常有力的武器,反过来说,你要是不知道这些套路,那你就很容易被其它掌握的人干掉。
所以,这应该是每一位职场人士必读的书之一。
30年前出版的《影响力》,想要提醒读者,怎样抵挡别人的骗术。
但是我们不光想知道怎样拒绝他人的说服,还迫切地想知道怎样驾驭说服术。
这就是促使作者决定写一本升级版图书的原因,加上30年来作者有了更多的案例实践,因此《先发影响力》更加有实操性,作者把理论基础,从社会心理学换成了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的学交叉学科,这几年非常火,所以《先发影响力》理论也更加又具有时代性。
我们经常要面临说服人的工作,比如把产品推销给用户,让甲方接受自己的提出的方案,通常对方是怎么被你说的呢?就是你有个很好的提议,为了实现说服对方的目标,我们需要努力的让听众产生共情。
打个比方,你在做一个公益售卖活动,要把山区的里的苹果卖给过路人,你会怎么卖呢?说这个苹果如何甜,如何好吃,对方一看,哎呀,长的不好看啊,扭头就走了。
这时候,你说,您好,我看您一定很很乐于助人,我们想要给山区孩子捐一点钱,这些苹果是孩子们家里种的,您买一点回去,就是在帮助这些孩子了,然后把手上的海报给人看一下,让人感觉到真实性,在把苹果给他尝一下,您看,虽然长得不太好看,但味道真的很好,很环保。这时候,对方很大概率就会购买了。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有两家完全一样的餐馆,一家叫“97号餐厅”,一家叫“17号餐厅”,统计结果是,在97号餐厅花的钱要比17号餐厅的多。
还有个实验是,让两组学生估算一下密西西比河的长度,在写答案之前呢,让他们在纸上会线条,一组画长的线,一组画短的线,结果你猜怎么着?画长线的哪一组估计出来的长度要比画短线的那组要长。
还有,在商店里播放法国音乐,顾客购买法国葡萄酒的概率就会大一些。
那为什么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就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呢?
中国有句老话说,“先发制人”,我有时候一不小心就着了别人的套,甚至都是不知道是怎么就被套进去的,你不是很好奇,这种先发制人影响力机制是怎么运行的呢?
一、 先发影响力的第一大武器:注意力!
1、特权瞬间——制造转瞬即逝的顺从
我来讲个很常见的场景:你有个朋友,他说,他认识一个很会看手相的人,特别准,有一次在酒吧,会看手相的这个朋友帮你看手相,你把手伸过去给他,他仔细看了看,然后说,你小时候,有过一次血光之灾,在看了看,你的感情经历很不顺啊,停了一下,又说,最近这几年你的财运不错,不过,手太散,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
你一听,哎呀,好准啊,是啊,我小时摔过一跤,后来还去医院缝了几针,哎,我的感情经历是够坎坷的,谈了几个女朋友,都没结果,到现在还是很单身,这几年的确是买了很多不该买的东西,前天双十一又手痒买了个蓝牙音箱,其实真的也没什么用,他越说,你觉得越准,简直神了,他这么知道的?
其实,你是种了圈套了。你之所以容易受到这一花招的摆布,是因为人的一个本性。它有一个深奥的学名叫“正向检验策略”(positive test strategy)。
还记得我在前一本书《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习》里,我们了解的大脑运行的机制,大脑是也是懒惰的家伙,能不思考就不思考,大脑在接受信息的时候,首先调用的是记忆,然后才是思考,因为用记忆库的存着的信息来处理问题是最省精力的,就想电脑从硬盘上搜索一样,基本不用耗费内存和CUP,但是,要没找到,要思考了,就得费精力了。
大脑在接受对方的给你的信息的时候,需要对进行校验,有没有?对不对?你想,是校验存在的事物更容易呢?还是不存在的事物容易?那当然是存在的事物更容易了,在记忆库搜索一下,找到了,就不用思考了。但是校验缺失的东西呢,要思考了,就困难了。
我们来还原一下刚才这个场景的,你是怎么被影响的?
首先你被朋友影响了,他说,我这个朋友看手相很准,于是你脑子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对方是很厉害的,他说的应该是对的,于是当他说你有血光之灾的时候,大脑马上开始搜索,小时候哪一次流过血?很快你在记忆库找到了,是啊,小学时候踢球摔了一跤,流了好多血,你想,谁小时候还没有个磕磕碰碰的,没留过血那才怪呢。
说你感情经历坎坷,你又开始马上搜索,我谈了几个女朋友都没结果,是够坎坷的,那要是你就没谈过恋爱呢,大脑也马上搜索,哎呀,我没有女朋友,是啊,我同龄的小伙伴都成双成对,我这把年纪了还没有谈过女朋友,真是够惨的,然后说你,这几年买了很多不该买的东西,这更是了,自从有了淘宝,有了双十一,谁还没没买过几样没用的东西?
这是人类的心理倾向去验证在已有的,别人利用了你这种心理,你就中全套了。
2、焦点最重要
如果我问你,你在公司里是不是不太开心,你会自然而然地去搜寻支持这个叙述的证据,注意力就集中在不开心的例子上了。反过来说,如果我问你,在公司里是不是还蛮开心的,你也会去寻找你寻找开心的例子。
从心理实验数据看,问你“在公司里是不是不太开心”,你想到不开心的事情要比问“你在公司里是不是还蛮开心的”高出375%。
这种问题就像一个滑道,只开向一边,很容易把让带到偏了。
如果希望改变他人的行为,你必须先改变这个人的现有特点,使他与行为相吻合。
想说服人们购买某种不熟悉的东西,比如一种新的饮料,你去说这个饮料是什么成分,口感有多好,经常对方是无感的,你应该努力改变他们的观念态度或体验,让他产生购买的欲望。
比如你说,这是今年收销的最好的新饮料,改变他对这款饮料的观念;你也可以把它和某个名人联系起来,改变人们对它的态度;比如说,王力宏就超喜欢和这款饮料,当然,你还可以,让他免费尝一下,改变他的体验。
但还有比这个更好的策略,就是问:“你是一个喜欢冒险、喜欢尝试新东西的人么?”如果他回答是,你再把饮料推荐给他,成功销售出去的概率大大增加。
3、注意力开关
研究者问“你是爱冒险的爱尝鲜的人么?”70个受访的人,有97%的人都回答“是的”。每个人都是爱冒险的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就像前面说的,当使用这种单方面引导提问,问他们是否属于某一类型的人时,几乎人人都觉得自己不是例外。
因为这时候,你的注意力被集中在了爱冒险,爱尝鲜的这句话上,由于人的思想在同一时间,只能把有意识的认知放在一件事情上,注意力集中的代价就是在那一瞬间会损失其他的一切。
说白了就是,注意了这个就会忽略那个。
比如说,一个客户要来你们公司,你正在微信上输地址,哪栋楼,几号电梯上来,几楼哪个房间,这时候一个同事在你旁边说了几句话,你基本就没听进去,一回头,说,哎,你刚才跟我说什么来着?
也就是说,集中注意力是有代价的,集中在一个信息上,就必然会舍弃另一些信息。
但你会说,我好像没这个问题啊,我不是可以边听音乐边写论文吗?我们会误认为,自己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信息,其实这是个错觉。
大脑是在音乐和你写论文之间是来回切换的,只不过,你写论文的时候,大脑的注意力在写论文上,而听音乐是无意识的在接受信息,并没有没占你多少思考的带宽,让你误认为你可以同时思考两件事情,假设,我要你,一边写论文,一边还你把听到的音乐把歌词打出来,你试试看,你必然要停下来写论文的工作来,对吧?
大脑是这样的,尽管有多条信息“轨道”可以选择,但是在同一时间,大脑总会有意识地选择一条最想处理的进行操作,这个机制,可以让大脑避免去处理一些杂乱的信息,可以避免信息超载引起混乱。
人在切换注意力的时候要花短暂的时间,大约是半秒钟,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心理盲点,也叫作“注意瞬脱”(attentional
blink),此时,我们无法有意识地获取信息。
很多骗术就是利用人的“注意瞬脱”,先吸引的你的注意力,然后伺机下手把你东西偷了。魔术师也
是这样,先用道具,手势、肢体把你的注意力吸引过去,然后突然变出个东西来。
你看,但我们在和别人说一个重要事情的时候,你希望他听清楚了,你希望他能接受你的信息,比如你正在布置一个任务,如果对方在正在打游戏,你是不是会很鬼火。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行为,让你感觉到“你看,他宁愿损失我提供的信息,而去跟其他信息接触”。他给你一种你的信息是无关紧要的感觉,你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了,自然就会很生气了。
好,我来小结下我说的上面的这些要点:
先发制人的第一大武器是——注意力!
因为大脑的运行机制是能避免思考就不思考,所以,倾向去验证在已有的事实,当问题引导指向一边的时候,就很容易顺着引导掉进去,当问你是不是开心的时候,你会搜索开心的事情去验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看看手相的人说的很准,看星座运程也会觉得很准的原因。
大脑能同事处理多种信息只是一个错觉,注意力是有代价的,你注意力在一个事情上,就会忽略另个事情。
如果对方利用了我们这种心理,我们就很容易中全套,那反过来,我们如果利用人们的这种的心理,就能快速的引导对方的行为?
二、先发影响力的第二大武器:联想!
那还是不只要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就能引导行为了呢?
其实也不是,要有先发影响力,
这还需要第二大武器——触发心理联想:
作者描述了两种触发他人心理联想的机制,一个是语言联想,一个是情境联想。
1、语言联想
语言联想也就是用语言来引导他人把思路转向对他有利的领域,从而达到影响的目的。
我前面说过,大脑在处理信息做决策的时候,首先是调用记忆,因为调用记忆来决策效率最高,而新的信息需要通过和已有信息进行联想才能容易记住。比如,我说FDI、CNS,你是不是不容易记住,但我说,FBI、CNN你是不是就很容易记住了,你看同样是三个字母组合的单词,一听到FBI你就联想起美剧里的那些警察,一脚把门踹开,大喊“FBI”!CNS呢,你一时联想不出什么来,就不容易记住,所以,大脑为了更好的记忆,就会让新信息和老信息关联起来,就需要用联想。
说服别人,就是运用语言,将对方的心理联想引导到我们的信息上。他们的思维、观念和情绪反应,正是在加工这些联想的过程中产生的。
所以可以通过语言让人产生联想从而达到先发制人的影响力。
作者到一个公司一开始看到他们贴在墙上的标语是,“战胜竞争对手”,后来把他们把这几句话改成了“超越竞争对手”,只是一个小小的措辞不一样,结果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战胜对手,让人联想到的对手是一个靶子,要时时刻刻盯着竞争对手的一举一动,但说“超越对手”,就联想到的是超车,把对手甩在后面。
我有个朋友在德国的汽车企业工作,他说,他们在公司里也要开员工大会,也会打鸡血,每次老板们喊口号,都会切换成英语来说,一开始他听纳闷的,后来同事告诉他,因为德语里的哪些慷慨激昂的词都被希特勒用烂了,大家一说到这些单词,就会联想起那段痛苦的历史,所以,就只好用英语说了。
当然,我们知道,大脑对画面要比文字的反应更加快速,更容易产生联想。
比如说,描述一组数据,香飘飘奶茶一年生产7亿杯,你是不是没多少感觉,但是说,可以绕地球两周,这么描述,你就让联想起地球有多大,喔,地球这么大都可以绕两周,瞬间有了好多好多销量的感觉。
当年乔布斯在发布Ipod的时候,说随身携带1千首歌,是不是比说多大的内存更让人有感觉。
这也是通过语言产生联想从而达到先发影响的目的!
2、情景联想
情境,外部环境与内在体验对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作者发现他在家里写作要明显比在他学校图书馆写要顺畅很多。
在学校环境下写书,写出来的文章很学术化,作者想要把书写的很生活化,毕竟是给普通大众看的,但是他发现,在学校里写的时候,抬起头来看见的都是搞学术研究的同事,那在家里呢,作者感觉自己就是个普通人,看看窗外,身边各种东西都在提示作者联想到那些普通读者。
作者把他在大学里写好文稿全部带回家重新修订。这本书原来的开场白是这么写的:“我在学术上从事的分支学科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它是研究社会影响过程的主要领域。”后来作者,把它改成了:“现在我可以坦白承认了,我这一辈子,一直是个容易上当的家伙。”下一步怎么做也很简单:在家时动手写这本通俗读物,在大学的办公室里则完成以同事为目标受众的作品。
三、先发影响力的第七大武器:联盟
1、影响力武器放大器
如何更有效地应用影响力六大原则:互惠、喜好、社会认同、权威、稀缺、承诺一致性。
(1)互惠原则事实上就是利用人的感恩心理
碰到自觉有所亏欠的人时,人们更有可能答应对方的请求,行为科学家将这种倾向称为互惠原则。
我们从小的教育都是这样,家长老师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这也是全人类的美德,这样的感恩的文化,让社会能健康的运转起来。
这种感恩的心理在用在先发影响力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器,也就是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的先发力量会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购物习惯,有一项研究考察了一家糖果店的顾客,如果进店时得到一块赠送的巧克力,他们下单购买的比例会提高42%。
从零售巨头好市多(Costco)的销售数字看,啤酒、奶酪、比萨、口红,通过提供免费样品,可以拉动销量。互惠的原则说白了就是先付出,后收获,这一点我想,大家都深有感触,很多互联网产品一开始都是免费或者补贴的方式来吸引用户。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就不多讲了。
(2)喜好
要掌握好是相似性,人们喜欢那些跟我们一样的人。这是人天生就具备的一种倾向,你看,婴儿会更多地冲着面部 表情与自己相符的人微笑。语言风格的相似,交流起来也会更有亲近感,比如一群人在一起,你发现对方和自己是老乡,于是大家说几句方言,好感就上升了。
(3)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原则带来的力量很大。人们倾向于去相信,和自己同类的人。
知道同类的许多其他人会以某种方式做出反应之后,这种反应在我们眼里,不管是在道德上还是实践上,都变得更有效、更正确了。
我们认为“人类行为的最强动力来自经济利益”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在工业时代或许是对的,但现在,大家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后,大家对社会的认同更加在乎。
(4)权威
让信息具有说服力的办法,就是弄对它的内容,确保其中包含强有力的证据、合乎逻辑的推理、良好的案例、明确的相关性 ”。
但有学者认为,说服过程的其他部分也同样重要。这些主张里最有名的一个,体现在传播学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断言里:“媒介即信息。”也就是说,信息的发送渠道就是消息本身的一种间接形式,它影响着接受方对内容的感受。此外,说服科学家们还指出,第三种主张同样有着有力的支持证据:“信使即信息。”
也就是说,信息的发送渠道就是消息本身的一种间接形式,它影响着接受方对内容的感受。此外,说服科学家们还指出,第三种主张同样有着有力的支持证据:“信使即信息。”
在大多数人看来,让信息具有说服力的办法,就是弄对它的内容,确保其中包含强有力的证据、合乎逻辑的推理、良好的案例、明确的相关性。
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优点即信息”这一观点当然是正确的,
信使有诸多类型,积极的、严肃的、幽默的、坚决的、谦虚的、批判的,其中有一类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它对受众的影响力非常深远和广泛,那就是权威型沟通者。
如果一个够资格的专家就某个主题发表意见,人们往往会被他说服。事实上,有时候信息的说服力变强,完全是因为它有着专业的来源。尤其在信息接受方拿不准该做什么的时候,情况更是如此。
(5)稀缺
这个比较好理解,越是很少能拥有的东西,我们越想要更多。如果某种东西在获取时受到一些限制,人们就会为它疯狂。很多限时间打折、促销活动都是利用找各种心理,当然你的东西要好,早期小米的手机用的就先放F码出来,大家强了以后,等一段时间才能收到,但现在呢,不敢怎么干了吧,你要影响别人来抢,必须制造的出来稀缺,说白了,还是你的产品或者服务要稀奇,不然凭什么大家回来抢,对吧。
(6)承诺和一致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希望和自己的承诺,比如发出的声明、采取的立场、做出的行动保持一致,也希望别人视我们为守信的人。
因此,如果能先发制人地让对方朝着特定方向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也能提升他们的顺从意愿,让他们朝着相同的方向迈出更大的一步,而且是前后一致的一步。这是因为保持一致性的渴望引发了这种行为。这是一种强大的个人校准驱动力,能广泛应用在各种影响环境下。
所以,你看,在加入党派,加入某些社会组织都有要宣示能遵守某些公约,这就是做出承诺,那以后的行为就应该和承诺保持一致性。所以能想让人做出某个承诺,就能产生持续的影响力。
2、影响力第七大武器主要分为两方面:身心合一、行动合一
(1)身心合一
作者讲了给故事,有一家人,收到一封贺卡,应该是对方把地址弄错了,但是,处于互惠的原则,他们给对方回了一封贺卡,于是陌生的两个家庭互换贺卡长达十年之久,十年之后,因为其中一家的孩子要去对方的城市上学,就问说,可不可以去他们家暂住一段时时间,那当然是可以啦。
作者一开始认为这是互惠原则的影响,互相寄送贺卡是可以解释的,但对方没有义务收留那个上学的孩子啊,但10年来的共同关系,驱使一家向从未见过面的18岁青年打开了家门。作者意识到这一点,社会关系是一种导致顺从的独立力量,它跟其他6条影响力原则是不一样。于是作者认为这是“身心合一”的影响。
身心合一就是把对方当成自己的某一类,在某一条件下,就会成为一种联盟的关系,把对方认为是自己人。那当自己人要寻求帮助的话,自认也就会去帮助对方,这就是“身心合一”的。
联盟指的是大家有着共同的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是人们用来界定自己和所属群体的分类,你比如民族、种族、国籍、家庭以及政治和宗教背景。
这些类别的一个关键特点是,成员往往会感到 跟其他人合而为一。群体中他们一个人的行为,会影响其他成员的自尊心。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就是扩大的“我”。
基于“我们”的群体里,自我和他人身份是重叠的。
人们往往无法正确区分自己和群体内的其他成员,会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他人身上,还经常无法回忆起先前对群体内成员,的个性评价,在分辨群体成员与自己的不同特点时,明显要花更长的时间。
这些全都体现了自我与他人的混淆。
群体里有身份认同的人,哪怕群里的行为和他个人的行为不太一样,他也会去遵循群体的行为。从正面的来说,比如一些公益组织,你有时候单独看个人行为你觉得匪夷所思,但当你去认真了解的这个群体,就很能理解他的行为了。
我曾经拍过一个关爱艾滋病人的纪录片,采访一个NGO组织的几个人,其中一个女生是做暗娼干预的,工作就是去乡镇里那些发廊啊,卡卡角角的城中村去给性工作者介绍妨艾知识,发避孕套,我去跟拍的她的时候,那种恶劣的环境让我们摄制组的人都感觉很恐怕,还别说,对单身一个的小女生。她甚至被警察扫黄的时候抓起来过几次,从常人的视角你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怎么付出,但当我拍完其它比如男男同性恋干预,吸毒人员干预、还采访一个职业暴露的医生,就是被艾滋病针头误扎到的医生,我在这个群体跟拍了10几天,后来非常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我记得看片那天,在会场的人,所有人观众都哭了,我想这就是群体的身份认同,为了群体会做出超越自我的,甚至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一种忘我的境界。
那从反面来说,那就太多,比如传销组织,邪教等等都是,利用大家的群体身份认同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神经科学家为这种混淆提供了一个解释:
自我和亲密他人的概念是由相同的大脑回路进行心理表征的,激活其一,就可导致另一概念的神经元也被交叉激活,从而导致身份认同的模糊。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所有人类社会都发展出了协同一致的方式,比如齐声唱歌、集体舞蹈,游行、举行仪式等等。而且从史前时代开始人类就这么做了,比如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壁画都展现了很多集体舞蹈。
行为科学的家认为,集体联盟的合力感非常符合社会的利益。人类社会早在古代就已经发现了让群体协同一致的有效方法,那就是:归属感、融合感、自我与他人界限的模糊。
所以,当把一个群体的身份认同激发起来,并且得到认可,就可以创造出非常强有力的先发影响力,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一群人去影响一个人。
比如说,我们再电商网站经常看到的”买了这个商 品的人“还买了”某某商品“,也就是这样的方式,先把你归到一个群体中人,在告诉你这个群体的行为,让你产生和他们一样的趋同,你看,他们买了,我也买一个吧。
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属于同一个家庭,即血缘相同,是自我—他人统一的终极形式。
脑科学家的通过脑成像研究得到一个结论:在帮助了家庭成员之后,大脑的自我奖赏中枢会体验到高得常的刺激;
这也就是唤起亲人意识,你看,很多组织,公司都会强调“we arefamily”打的就是亲人牌,用的就是唤起亲人意识的影响力!
同样,唤醒唤起乡土意识,用的不是身体上的相似性,而是地域上的接近性。行为心理科学家有大量的试验表明,来自同一个地方,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大得惊人。
从共同基因的个体组成小而稳定的群落开始,人类演化至今,获得了一种倾向,除家人之外,还偏爱跟我们有着紧密接近性的人。这种倾向甚至带来了所谓的地方主义。有时候,我们可以从邻里和社区关系上看出它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打老乡牌也是建立先发影响力非常好的方法。
(2)行动合一
集体可以预先安排协同反应,在多种情况下促进成员的联盟感、喜好和随后的支持行为。
社会组织要想带来这样的协同,让成员为了团队目标而努力,有没有什么可以普遍运用的机制呢?
有,那就是音乐。借助音乐这一影响力中介,推动他人朝着目标前进。
这就是——音乐共鸣
从人类有史以来,在全球多种多样的人类社会当中,为什么都有使用音乐呢?
作者做了一个很合适的解释。音乐集合了多种可辨识的规律性:节奏、韵律、强度、节拍和时间,因此拥有极为稀有的协同力量。听众可以很容易地在肌肉运动、感官、声音和情绪维度上彼此达成一致。这种一致状态带来了我们熟悉的联盟标志:自我与他人的融合,形成了凝聚力,统一了群体的行为。
我们在生活中很多做有仪式感的群体活动,使用音乐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快速整个团队凝聚起来。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传销组织的会场会大量使用那些励志歌曲,这就一种先发影响力!
四、总结
《先发影响力》的核心观点是:通过策略性地引导对方的初始注意力,让他在接收到具体信息之前就对产生认同。
也是就是说,“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固然重要,而“在什么时机传递”更为关键。
先发影响力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如果我们巧妙安排提出请求的时机,就能提高对方顺从的概率。
瞬间打造“自己人”关系——让陌生人变成自己人。
先发影响力的两大武器
第一、注意力:
注意力焦点在哪里,哪里就最重要,如果能 引导拿下对方的“注意力”,影响力就成功了一大半。
面对选择时,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取决于我们在做出选择之前的那个瞬间把注意力放在了什么地方。
第二、建立联想:
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现实的某一点上。一旦能完成,听众对这一关注点的联想,就将占据上风,从而左右人的反应。
意思就是,注意力需要引到对方能联想的地方,也就是和他已知的信息关联起来,这时候措辞、比喻的框架都非常重要。
影响力的第七大武器——联盟
建立联盟感,也就是变成“自己人”的感觉,基于两类因素:以特定的方式在一起,以特定的方式共同行动。也就是:身心合一和行动合一。
让影响力得到更有效的发挥,还有六大原则:
第一阶段:培养积极关系——互惠、喜好:
第二阶段:减少不确定性——社会认同、权威
第三阶段:激励行动——稀缺、承诺和一致性
音乐是促成行为合一的有效方法,音乐的旋律、节奏可以在无意识层面发挥作用,激发情感,超越认知,带来相似反应,产生共鸣,塑造联盟感。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你掌握先发影响力秘诀,要用在工作生活中正当的地方。千万千万不要拿去作恶,违法乱纪 。
一秒钟就看清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是截然不同的人生。
本书的音频讲述关注"喜马拉雅fm大咖读书会",主讲人沈攀(微信:cgmensp)。
欢迎关注里米创媒微信公众号(limakercn),与我们交流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