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作者: 平凡如荷 | 来源:发表于2023-12-16 20:08 被阅读0次

今天看《上瘾》这本书,书中讲了上瘾的机制和习惯。

书中说:

“据统计,79%的智能手机用户会在早晨起床后的15分钟内翻看手机。

更离谱的是,有1/3的美国人声称,他们宁肯放弃性生活,也不愿丢下自己的手机。

某大学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人们每天平均要看34次手机。

然而,业内人士给出的相关数据却高得多,将近150次。

不得不承认,我们已经上瘾了。

面对手边的科技产品,我们就算没有上瘾,也至少已经患上了强迫症。

我们迫不及待地查看短信通知,访问YouTube(美国一家视频网站)、Facebook或Twitter(推特),原本只打算看上几分钟,一个小时后却发现自己依然用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翻页。

这种欲望有可能伴随了我们一整天,只不过很少被觉察到罢了。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的界定,所谓习惯,就是一种“在情境暗示下产生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举动。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那些产品和服务正在改变我们的一举一动。

而这,正是产品设计者的初衷。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设计了。”

上瘾模式,是由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到最后的投入。一步一步让我们慢慢上瘾的。

著名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所写的,“除非造就这些产品的技术进步的形式受制于法律,而不是技术进步本身,否则在未来40年里,人们对产品的依赖程度将远远超越过去”。

人们往往遇到问题,就想拿出手机去查找。从这个图片看到那个图片,从这个视频刷到那个视频,不知不觉就刷了几个小时。

为什么设计程序者会设计这种多变的惆怅,就是永远给我们看到不同的东西,永远给我们推送你喜欢的东西。

所以,这种酬赏奖励让你欲罢不能,拿不下来,也不愿意丢下它。

多变的奖励,让我们觉得永远有不同的等着我们。

就像你搜索一件衣服,看到一件款式,它会出现很多类似的款式给你。

你点开一个视频,它会出现很多类似这样的视频给你。这就是上瘾产生的多巴胺。让你愉快,让你满足。然后就让你上瘾了。

永远有不同的东西等着我们,所以我们不会烦,也不会腻,不知不觉就被手机设计上瘾了。

我也是一个容易上瘾的人,很多时候都会控制不住自己,但是知道这种机制就要学会适当的远离,做正确的事,而不是被他设计着走。

相关文章

  • 点评不只是为了链接——007践行之旅(13)

    (太累了,回头更新) 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随笔周末...

  •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是一个随笔 这...

  •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杂文随笔》 #杂文#随笔#杂文随笔#原创#原创杂文#原创随笔#原创杂文随笔#黄泓圣杂文#黄泓圣随笔#黄泓圣...

  •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杂文》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随笔》 《黄泓圣原创杂文随笔》 #原创#杂文#杂文随笔#随笔#原创杂文...

  •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杂文》 《黄泓圣杂文随笔》 《黄泓圣随笔》 《黄泓圣原创杂文随笔》 #原创#杂文#杂文随笔#随笔#原创杂文...

  • 走近大丰港实验学校

    随笔组汇报 杨忠琴教育随笔让我改变 随笔收获多,只要有行动,就有收获。 沈莲汇报随笔,每天随笔撰写,收获颇深,每的...

  • 谈谈教育随笔(2)

    谈谈教育随笔(2) 什么是教育随笔?顾名思义,教育随笔就是谈教育思想、观点的随笔。教育随笔的特色在于一个“随”字-...

  • 《提升自己》连载17老钟随笔:新生理论

    老钟随笔,随笔,但不随便,却短小精悍!随笔文章,老钟纯原创,分享学习笔记,人生感悟,学员互动等内容为主。随笔文章,...

  • 2020-04-14

    随笔,随笔,随手记录的笔记~~~~ ``````````````````````````````````开门大吉`...

  • 序言

    落花随笔 主要记录的是 工作的随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en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