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思而行

三思而行

作者: 彩娴说 | 来源:发表于2018-07-14 16:50 被阅读0次

这几天《原则》这本书在微信群里又听到几次,很火的一本书,特地又去得到的精英日课听了万老师对这书的讲解,第一次听时感觉不太明显,可能跟自己没什么工作经历有关吧,这次听,结合自己的处境,想了挺多,希望能打造自己的系统,构建自己的原则体系。

三思而行

日课13:激进式听取意见

文章中说到:“激进地”开放头脑,可不仅仅是别人给我提意见我不翻脸,而且是别人不给我提意见我就难受。这不是被动,而是主动的开放。你得总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没看全,总是觉得是不是有更好的选项你不知道。

做重大决策之前,你总是想方设法把所有相关信息都拿过来……这种心态才是激进地开放头脑。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庸》里的两句话,“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不是说什么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小心不做坏事那种“慎独”,而是说常常担心有什么东西自己不知道,要主动寻求知识。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得引进一个英文单词,“synthesize”。这个词大概翻译成“综合”,是中文世界很不常用的一个意思。Synthesize 的意思是你主动去调研所有相关的知识,然后自己做一个综合判断。

你对某个问题感兴趣,不是读一本书、听一个专家说完就听风就是雨,你得全面考察各种意见。但是听取意见也不是谁的意见都听。

达里奥有两个标准。第一,这个人一定要是 “可信的”。“可信”有个硬指标,要求这个人在相关领域中至少有三次成功经验。

第二是这个人得善于保留跟别人不同的意见。一般人争论问题常常陷入两个误区。一种是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了,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故意跟别人争。另一种是为了保全对方的面子,故意说跟对方一样的意见。这两种情况其实都是在为了感情而争论。真理追求者可不能这么争论。

文章中举个达里奥自己的例子。几年前一次体检,医生发现达里奥食道里有一个病变。医生说,这个病变很有可能导致癌症,而食道癌是没有办法治疗的……基本上他的意思就是你可能很快就要死了。达里奥非常震惊,但是表现还是比较平静。

然后他就进行了 synthesize。

他自己这个医生是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这已经是美国最牛的医院之一。但是达里奥去请教另一个很牛的医院的一位医生,却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答案。那个医生说你这个病可以治啊,要做一个大手术把食道和胃的一大部分切除掉,而手术的成功率是90%。

达里奥一听两个医生的观点如此不同,就干脆让他俩一起聊聊,开一个三方的会议。然后他就目睹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局面。两个医生一个说要保守等死,一个说要做大手术,但是他们并没有吵起来。两人很有职业风度,整个会议中尽量地交换了看法,寻求共识,最后还是保留各自意见。问题并没解决,但是达里奥对自己的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达里奥又找了第三个专家。第三个专家给的意见居然是你这个病很好治,只要你每三个月到我这里检查一下,病变要是长出来,我用一个设备深入你的食道把病变刮掉就行了,效果跟你做大手术的是一样的。

达里奥索性又找了两个医生,这两个医生都比较同意第三个医生的看法,而且他们建议先拿个设备深入食道,做个切片检查,看看到底有没有癌症。

Synthesize 到这个程度,达里奥心里基本上就有谱了。现在有三个专家的意见一致,而且他们提出的方案显然风险最小。

结果一做切片检查,达里奥的食道里根本没有什么病变,完全是虚惊一场。

以上是文章的内容。

看到这里后我感触特深,因为就在几天前,打算午休的我突然肚子痛,刚开始我以为吃坏肚子了,擦过药休息下看看能好不,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还是痛的不行,由于两年前隔壁的肚子痛和呕吐,一去检查,内出血做手术。我老公就建议我去医院做B超,自己也感觉痛的跟以前不一样,去看看也好。

果然,B超医生说,急性,需要打吊瓶消炎,因为跟医生有点熟就多了解了一下情况,由于医生给我太多不确定性和需住院,就跟医生说不想住院,去门诊看看。

拿着报告就去了门诊,咨询后我的心情不太好啊,要我打一个星期吊瓶先消炎止痛,以后再进行一个月的治疗,听到要打一个星期,肚子也没那么痛,再了解下后我跟医生说现在没那么痛,晚上如果还痛再来找你,并拿了医生的电话号码。

回家路上实在不放心,又打电话给第三个医生,说了情况,见到医生,医生说我痛的位置不是那个病,是湿热肚子痛,艾灸下,吃点药,我想先这样试试吧。就这样完事了,两天后肚子也不痛了。

帮我看病的医生,都是做了三十多年的老医生了,经验肯定是可以的,他们对我说的话我都觉得有理,经过这事,给我很多感想,做决策前要三思而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思而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es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