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财商培养6:《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

财商培养6:《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

作者: 马驰 | 来源:发表于2021-03-09 22:10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没有繁琐的数学公式,用各种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去给我们讲解经济学的各种知识点。我觉得这本书是你了解经济学一定要读的一本书,即使你的基础薄弱,因为他就是写给你看的。

    这本书的要点,我们也可以把它总结为3点:

    今天我们分享第一个要点,也是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是:稀缺性、供给和需求是经济的基本要素。

    我们首先要达成一个共识,什么共识?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里面的每一种资源都具有稀缺性。什么意思?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不存在的。人类对于物资世界的追求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这个消耗的总量是大于实际存量。这样就加剧了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这个时候,人类就不得不思考怎样把资源进行分配,把资源用在哪一种用途上才能利益最大化。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物以稀为贵”,我们所有的资源最终在人类世界都是通过价格来衡量,越是稀缺的事物,那么他的价格就会越高。这种稀缺性也分自然的和人为的。自然的你比如说石油、稀土等;人为的稀缺你比如钻石、各种限量版等等。为什么要进行人为稀缺?以你为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那价格是凭空产生的吗?肯定不是。市场上的价格是否成立,他最终取决于谁?取决于它的目标客户也就是消费者是否愿意付款,否则这个价格就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这里就能明白一点,就是事物的价格并不是凭空产生,并不是说你想定多少,顾客就会花多少来买。这个时候就要参考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价格,因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花最低的代价,来尽量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

    那是不是为了让消费者购买,我就无限制地降价呢?当然不是,因为有成本的限制。那么什么是成本?对于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某种用途愿意为这种资源支付的价格,就是其他用途的成本。这句话有点难绕,有点不好理解,我们举个例子:牛奶最开始的用于就只有饮用的用途,没有其他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增多,于是牛奶就有其他新的用途,你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酸奶,奶酪、冰激凌、蛋糕等等。我们假设奶农以每公斤4元的价格将牛奶进行出售,那么对于酸奶、奶酪和蛋糕生产商而言,他们在牛奶上的成本就是4元。因为,如果他们出价低于4元,奶农根本不会把牛奶卖给他们,如果这时候要牛奶的人增多,到了要的量月,超于奶农生产的量,这时候就会出现供不应求,那么牛奶就会涨价,这也意味着酸奶、奶酪等这些物品的的成本也会增高。

    反之,如果产能过剩,那么牛奶就会降价,而相关商品的成本就会降低。还有一个叫“规模经济”,什么意思?就是产品数量到达一定规模,反而还能减小成本。你比如说福特之前就为此证明过,生产一万两车所花的成本反而比只生产一百两车所花的成本要低。这是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就会有更多的产品来对固定成本进行分摊。

    但是不是说,无限扩大生产规模,成本就会一直降低呢?不会。因为规模越大,效率就会越低。有一个搞笑的例子能很好地来形容规模扩大,机构臃肿后的弊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CEO曾经开玩笑说:“公司规模太大了,如果你今天在它的屁股上踢一脚,那么两年后它的头部才会发出一声‘哎哟喂’。”这个比喻简直是太形象,太生动了。

    好,前面我们解释完价格,那我们要知道价格通常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价格会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供过于求的时候,价格会下降;供不应求的时候,价格会上升。这样的变化会导致什么情况发生了?这种价格的变化会引导资源流向人们最需要的地方,以最低的成本,最充分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所以我们知道,价格上涨是在需求增大的情况下,促使供给也会增大。但是竞争会使得价格再次下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虽然供应商只是为了获取利润,但利润却促使他们以最有效率的方式配置资源。

    需求减少,价格下降,自然就会导致供给减少,直至放弃生产,最终把资源投入到其他行业。

    所以亏损对于个人而言肯定是一种损失,但是对于整个市场环境而言,它有利于生产商停止不必要的资源投入,生产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产品,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财商培养6:《经济学的思维方式》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zfi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