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国人眼里,没有什么不是他们的。他们的东西,肯定是他们的;不是他们的,考证之后也是他们的,发源于他们......总之,地球是他们创造的,全是他们家的,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我们暂且不谈。
宋朝时,韩国疆域版图
君不见,韩剧在中国大陆备受追捧,韩国一个小明星都能换来中国大量少女的眼泪,韩国老男人每年都能轻松从中国娶到很多漂亮女人......韩国人认为,这一切都在说明韩国经济文化很发达,对周边国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甚至一度有韩国砖家指出汉字也是他们发明的。
不过,韩国人所谓发达的文化水平,却被一个清朝人一语道破了。这个人就是大清王朝初期的刘献廷,他在《广阳杂记》中有所记载。
他在书中曾这么记载:“高丽书,以牛为鱼,以鱼为牛。谓四足者,宜为牛;无足长尾者,宜为鱼也。读矮为射,读射为矮,谓委矢宜为射,而寸身宜为矮也。高丽人号称能读书,而不能究六书之源委,杜撰若此,固夷狄也。”
刘献廷所著《广阳杂记》
这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高丽人(现在的韩国人)书写,他们把牛当成鱼,把鱼当成牛。有四只脚的,肯定是牛;没有脚却有小尾巴的,肯定是鱼。另外,韩国人认为,“委”字加上弓矢的“矢”,肯定是“射”的意思;而几寸长的身体,当然是“矮”的意思,所以韩国人把矮读成射,把射读成矮。
在大清王朝的刘献廷看来,韩国人虽然能够读书识字,还能写几篇小文,但终归不通六书真正的内涵变化之道,所以才胡扯一通,这才是“夷狄”。
不过,闲话一句。不知道刘献廷对大清王朝的统治者如何评价,相信应该不敢,因为只要写了,估计就要掉脑袋吧。或许只能通过描写韩国现实,来表达一些情绪吧。
鱼和牛的篆体字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古代韩国人为何会犯下这种错误呢?到了明末清初,相信韩国儒学也昌盛,读书识字之人也很多,韩国和大明交流也不少,应该不至于犯下这种错误吧,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我们看看专家究竟是如何解释的。
1、“牛”的篆体像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因此被误认为“鱼”;而“鱼”的篆体字像是长了四只脚的动物,因此被误认为“牛”。
2、“矮”与“射”的意思,不能光从字形上来解释。
(1)“矮”字由委和矢组成,其中“矢”为古代标准长度单位,意思是测量长度、高低;而“委”字有“软化、软缩”的意思,两个字合起来表示身高低于标准。
(2)“射”字也是个会意字,“寸”义为以手把握分寸,引申为“丈量尺寸、提高打击精准度”,“身”指的是敌人的身体。两个字联合起来表示准确发箭以集中敌人身体。
(3)因此,“矮”和“射”的含义并不是反的,因为两个字不是形声字,而是会意字。
矮和射的篆体字
看了上面解释,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汉字太博大精深了,如果想认识汉字的话,最好从繁体字入手,将每个字拆解,或许才能知道本意究竟如何。只是韩国人囿于自己狭隘圈子,加之半途而学汉字,所以并不能对每个汉字有深刻的理解,于是闹出很多笑话出来。恰如清朝学者刘献廷嘲笑高丽“不能究六书之原委”,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让古老的汉字承载的内涵彻底恢复过来,首先就不能过于简化汉字,其次还需要认真的去了解汉字起源,和每个汉字真正的内涵。在古代,汉语中没有词汇,每个汉字都代表了很多意思,所以要从单个字角度去理解。
当然,韩国人是不会理解这点的,他们这几年要么忙于把汉城变成首尔,要么忙于把不是他们的东西变成是他们的,要么忙于把当家人赶下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