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长,我觉得可以分为四类:一种过分重视智力发展而阻断孩子在艺体方面的爱好,一种过分重视艺体爱好而忽视智力的发展,一种对孩子各方面发展都不重视让孩子随意生长,还有一种是重视孩子在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
哪一种思想更好呢?自然是第四种。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有所偏重,但智力领域是人类的核心领域,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更为重要。
学校的意义就在于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丰富而有意义的学习机会,帮助学生拥有各种的可能性,形成自己的优势领域,从而获得自由与尊严,但事实上,很多学校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所以需要家庭去弥补。家长要帮孩子创造“行”的空间,让孩子在社会中有自己的地位,在强化优势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孩子的其他领域,让他在更多的方面变得行。最喜欢魏老师说的这句话“一辈子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你把胜过别人当成最后的目标,往往带来的是焦虑,而把解决问题或自我实现当成最高目标,就会不断的挑战自己,带来谦卑与自信。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时,激发的是由衷的赞叹,敬佩和学习,而不是嫉妒、沮丧和自我否定。
相比于教出优秀的孩子,我们更应该交出幸福的孩子,当然,我们能教出幸福而又成功的孩子是最终的目标。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重视基础的培养,赢得基本的尊严。魏老师深刻地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他的生活中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在教室里赢得学生的认可,至于别人的眼光,他毫不在乎。学会理解教材和表达观点,是他能服务好学生的前提,做好自己,超越自己,最终一定会成为好老师。
面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的时候,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的重点方向应该在哪里?心中要有衡量。我常常静下心来问自己: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最应该做的事是什么?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是什么?当你把自己的心弄明白的时候,就不再是一个虚伪的人,就不再纠结应该做什么,应该先做什么。所有的对与错都是有前提条件的,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结论,在小学阶段,家长非常重要,家长应该做“木匠”,精心地雕琢和引领,孩子的判断力和主动性每增加一分,家长才向后退一步。随着孩子长大,家长慢慢退出孩子的生活。
塑造孩子良好积极的自我镜像,打造良好习惯,做优秀的父母和老师,做能够正向引领孩子、影响孩子的父母和老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一束光,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他人,教孩子不断挑战自我,明确方向,做幸福而成功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