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态,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表现在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重要影响。
教师时时都要保持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理解幼儿、关注幼儿,把视线保持在和幼儿统一的水平上,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究、去发现他们自己追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们的真实世界,幼儿应在做中学,做中去探索这个世界。”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有意识地在活动中,通过积极地与幼儿双主体对话与交流,建构幼儿积极参与的主体性。
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了解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自主探究愿望,从而促进幼儿自我发展。
那么,如何使教育从被动的你要参与转变成为幼儿自主的我要参与呢?我们尝试开展了拥抱春天播种希望——我们一起来种植互动活动。
希望能够增进亲子感情同时,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有效的师幼互动,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在相互交流、互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探究。体验真实种植的乐趣,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实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
二、案例描述
起初,教师向孩子们提议:“我们要开展一次亲子种植活动。”孩子们很是兴奋。
随后,教师运用线上谈话的方式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谈论:“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食物是能够发芽的吗?”
小朋友议论纷纷:“我看到我家的土豆放时间长了会发芽。” “我知道豆子放在塑料瓶子里用水泡可以发芽。”孩子们众说纷纭,都开心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了解孩子们已有的种植经验后,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怎么开展亲子种植活动呢,你们有什么好的想法?
孩子们有的说:“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找工具进行种植。”有的说:“可以先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一下要种什么,然后再去寻找材料进行种植。”还有的说:“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塑料瓶、用土、用豆子进行种植。”
于是,我将孩子们的好想法进行了整理:
(1)和爸爸、妈妈讨论哪些食物是可以发芽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我们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上网查阅资料,看一看我们寻找到的这些食物是否可以发芽?并寻找种植的好方法。
(3)找一找家中有哪些食物?此时,茜茜提议: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种植计划吧!真是不错的想法,孩子们都赞同茜茜的想法。
小朋友开始和爸爸、妈妈一起绘画自己的猜想,一起收集家中现有的食物,与父母一起上网查阅资料,找寻着这些食物能够发芽的好方法。
还有的小朋友将网上查到的种植方法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发到了班级群中。孩子们在群里分享着自己的新发现:“我发现水果的籽儿种在土里可以发芽”“我发现豆类的食物用土种、用水泡都可以发芽”还有的说:“蔬菜的根部泡在水中可以发芽。”他们在一起感受着探索的快乐!
最后,教师为了激发幼儿进一步的实验、探究兴趣,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查阅到的这些好的种植方法是否能够成功呢?”让我们在家中寻找现有的材料来试一试吧!
探究欲望又一次被引发起来,他们寻找着家中现有的工具和食物开始准备种植。有的,用矿泉水瓶灌满泡湿的豆子,用毛巾包上放在温暖的地方生豆芽;有的,用装草莓的塑料盒,将盒底扎上多个小孔,再把绿豆泡好、洗干净放在盒子中用保鲜膜包裹起来,外面套上黑塑料袋尝试生豆芽。还有的找来自己家现有的花盆和土,将土豆种在土里等待着它的生长变化。
孩子们这些方法到底能不能成功呢?到底水泡生长得快?还是土种生长得快呢?孩子们找寻着答案。他们运用微信语音互动、图片提示、视频讲解等多种方式记录着自己的种植故事,将自己的发现和观察、记录下的植物生长变化,在微信群中与大家分享。他们说得头头是道,有条有理。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土种的植物生长会慢些,水泡的生长得会快。有的小朋友发现将种植的植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生长快,但水蒸发得也快,需要2天换一次水,不照顾它就会很快干死。
这样的活动不但激发了幼儿参与探究的兴趣。在老师的追问下,也不断引发着幼儿的思考与探究愿望。他们在猜想与验证过程中,感受着探究的乐趣!
通过相互交流、互动,让幼儿在与同伴分享的过程中学会了相互学习。
三、案例分析与措施
分析:
在以上描述的种植互动活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从一开始就在运用提问的方式了解每个幼儿的真实需求与实际能力(已有经验)。运用相互交流、互动的方式,追随幼儿的兴趣、需要,充分调动着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通过观察、记录和讨论,幼儿不仅初步了解了什么食物会发芽,更重要的是体验了提出假设和进行验证的科学探究方法。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增强了幼儿的责任意识。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意识及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从主动地思考、承担任务到自主探究、查阅资料,再到制定计划、大胆猜想与验证实验。教师把我来教你种植,变成了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如何种植。
在活动的过程中,看出幼儿的思维和言行始终处于活跃状态。每个幼儿都愿意和同伴、教师在微信群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们在这种互动中不再因为疫情而感到寂寞与害怕,一同体验着探究式的学习带给每个人的快乐。
孩子们在探究中得到了成长;在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来解决问题;知道如何进行测量与持续观察;如何照顾植物使得它能够更好地生长。
措施:
1.建立教师、家长、幼儿沟通,互动平台,形成师幼家互动共同体。
《指南》中指出: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家园合作作为幼儿园与家庭的桥梁,在相互合作、交流中促进着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通过这样的活动,这样的沟通游戏方式,使得家园能够密切联系同时,两者能够互相支持、了解、信任。家园共育,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
2.微信平台互动、交流,激发幼儿持续观察的兴趣。
作为教师不需要一味的肯定或否定幼儿,直接将答案告诉他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不断激发幼儿的想法。例如:建立微信互动平台,通过互动式学习,鼓励他们大胆猜想,想办法找寻答案解决问题,激发幼儿持久观察兴趣。
还可以运用支持记录和整理探究方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文字以及和幼儿一起协商制作表格等方式,记录他们的发现。
3.教师引发性提问,了解幼儿兴趣,形成双主体对话与交流。
教师从幼儿兴趣、需求出发,运用引发式提问方式,不断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大家。并引导家长在家中为幼儿设立“发现角”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探究的方法记录下来。
通过双主体式互动、交流方式,与幼儿对话。共同培养幼儿可贵的探究精神,与幼儿一起观察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激起他们思考、想象以及感兴趣的事、物、情景,让幼儿充分去感受、体验与探究。运用支持记录和整理探究方法,鼓励幼儿用绘画、符号、文字以及和幼儿一起协商制作表格记录他们的发现。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成为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携手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四、效果反思
此次种植活动的开展让幼儿在种植活动中学会观察、会提问、会操作、会表达。教师能够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多层次、多结构、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幼儿自主探究精神。
我们也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尊重幼儿的想法与游戏意图,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才能激发幼儿真正的学习兴趣,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