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的管理者来说,在员工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员工,比如说:抱怨型员工、孙悟空型员工、心理失衡型员工、习惯自然型员工、倚老卖老型员工、自我中心型员工,这些问题员工都是管理者一大难题。管理者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来解决他们的问题,从而将这些问题员工变为企业优秀员工,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
今天跟大家分享如何解决企业中对工作内容一知半解的员工问题:
对工作内容一知半解
员工做不好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把工作做熟、做透,而是对于自己要做的工作内容一知半解,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喜欢上这份工作,并为之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个时候,管理者要学会真正从这一方面出发,有效避免员工出现对工作内容一知半解的情况,真正让员工对工作内容有更加全面的把握,不断将工作做得更好。
当然,对工作内容一知半解,很多时候就是他们对于工作内容没有入的了解。在工作中,很多员工都是抱着老板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心态,并没有说真正将工作的内容放在心上。这个时候,管理者要想带出一个好的员工,让员工做好工作,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就需要管理者做到以下几点:
1、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想法
很多管理者在工作的时候,都喜欢自己一个人去发号施令,很少去听员工的意见,久而久之,就让员工形成了一种依赖的思想,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不能完全理解。管理者要想让企业得以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学会让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形成自己的想法。而员工为了得以更好地提出方案,自然就会对工作进行一个深入的研究,从而对工作内容有深入的认识,不断锻炼出员工高效的工作能力,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让兴趣成为员工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员工如果对工作没有产生深厚的兴趣,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自然就无法将其做好。也许有的管理者会认为:“只要公司发展有需要,不喜欢就换到他们喜欢的岗位上。”但是,现实往往没有这样简单。很多员工可能没有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也并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岗位,所以就得过且过,对工作也不上心。因此,员工如果做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自然,对于工作的内容也就不感兴趣,做不到驾轻就熟。
吴亮是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今年年初,公司在一所著名的大学招聘了一批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总共十个人。但是目前技术部只有八个岗位空缺了下来,所以吴亮就准备按照他们应聘的综合考核结果,将两名排名最后的毕业生安排在了产品销售的岗位。毕竟他们对于产品相比于一般的销售人员,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
就这样,一周之后,这批毕业生都进入了工作的状态中。但是吴亮发现留在技术部的唯一的一个女生王丹工作状态却明显不是很好,对于技术研究的领悟力也就一般。吴亮以为可能是刚到公司,还不适应。但是,三个月过后,王丹的工作状态还是没有好转。于是,吴亮就找到王丹谈话,从谈话中了解到,王丹对技术研究并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因为在大学中自己一贯认真的态度,所以学业完成的较好。她更偏向于进行外部交流的销售工作,但因为当时刚到公司,不好提出过多的岗位调换要求。
吴亮了解到这种情况之后,就找到当初被安排到销售部的那两个毕业生,发现他们中有一个也对销售没有兴趣,只对技术研究有兴趣,差点在工作岗位上坚持不下去,并且有了辞职的打算。于是吴亮果断地决定向销售经理说明了情况,将王丹和这个毕业生的工作进行调换。两人都成功进入了自己喜欢的部门工作,并且在之后的工作中,王丹在销售部混的如鱼得水,那个毕业生在技术部也突破了一项又一项的研究,两人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也促进了公司的发展。
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由员工的工作状况来决定,而员工的兴趣又是决定员工工作态度的重要因素。案例中吴亮根据王丹和那个毕业生的兴趣和意愿,将两人的工作进行对调,真正让他们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工作的动力,这样做起工作来就可以驾轻就熟了。当然,根据员工的兴趣进行工作的对调,需要管理者考虑到公司的实际情况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影响公司发展的情况下,让员工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3、建立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制度、秩序是一种文明,也会产生效率,是人们行为合理化的保证。员工行为规范是每个企业规范员工行为的必备准则。管理者可以对企业中的各个岗位做出详细的工作描述,使得员工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向谁汇报,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责任。当然这种限制不应过于严格,但一定要有。只有这样,员工在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的工作内容。因此,管理者要告诉自己的员工必须遵守哪些行为规则,并用这些标准来规范团队运行。这样,才会使杂乱无章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也不至于出现员工对于工作一知半解的情况。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加深员工对于工作内容的认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也就需要管理者能够做到以上几点,避免员工出现对于工作内容一知半解的情况。只有在员工日常管理中,能够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有着独特的见解,并且还做到有效的控制,才能让员工成为企业需要的好员工,也成为管理者事业、工作上的得力助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