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听了二年级两位数学老师讲的租船问题,从中受益颇多,简单讲一讲我的收获。
首先是白老师的租船课堂。老师上课大概流程是通过习题复习昨天的知识(加1法),在讲解了关键词后,通过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法,并上台分享自己的答案。最后,再和全班一起总结这是“去尾法”。
第二节是潘老师的租船课堂。潘老师上课是开门见山的通过学力单上的习题引入,也是在讲解了关键词“最多”后,让学生自主探索,尽可能多的想办法解决问题。然后,又让前后四人小组进行了探讨,再对这个问题展开全班性的分享。
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是一致的,同时也都是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究,这一点真的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两位老师课堂的纪律都很好,而且明显的看到学生们都很投入,积极的在思考,对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响应。
除此之外,两位老师昨天在办公室里备课时,我恰巧也在。整个二年级数学办公室气氛都特别融洽,大家基本上统一进度,集体参与着备课。不仅是教学资源共享,就连所抓的关键知识点也一起分享。
在这种集体备课的影响下,两位老师所呈现的课堂也是在相似中透着一些差异。而这些差异是在所难免的,源于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加上一些老师自己本身的性格特点和习惯。
感谢这两位兢兢业业的老师,你们真的非常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