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两部电影,感触颇深,一部是《念书的孩子》,一部是韩国的《寄生虫》
看《念书的孩子》,全程泪奔,很多情节都戳中泪点,他只是一个9岁的孩子,先是和爷爷,还有他的狗狗“小胆儿”相依为命,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所以他也成了留守儿童,他的名字叫“开开”。后来爷爷去世了,父母在城市还没给他找好学校,留下他一个人在家读书,生活,每天喝凉水,吃冷馒头,一个仅仅9岁的孩子,内心已经那么强大,强大到独自面对黑暗,面对恐惧,面对生活。故事的最后,他被爸妈接到了城里上学,他的小伙伴“小胆儿”留在了老家。。。
这是一部关于留守儿童的电影,很真实,也很让人痛心,他的爸爸妈妈也有自己的苦衷,拿起砖见不了孩子,放下砖养不起孩子。作为社会的最底层,每天为了生计已经筋疲力尽,顾不了那么多,唯一的目的就是活着,活下去,可是为什么成为了最底层呢?是因为没有好好读书吗?如果开开的爸爸读书读得好,会不会就不会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呢?读书在今天当下的社会,会不会依然是底层大众向上爬的阶梯呢?
第二部电影《寄生虫》不知道电影为什么起这个名字,故事讲述了韩国一家四口没有工作挤在一个地下室里,在儿子一个朋友偶然的推荐下,一家人设计进入了有钱人的家庭里工作,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的时候,意外打破了这一切,主人家的前任雇佣按响了门铃,他们把她放了进来,一场惊心动魄的情节开始了,她的老公常年住在地下室里躲债,而她也是为了照顾她而选择这份工作,在一家人设计把这个保姆赶走后,似乎一切都埋下了伏笔,,故事的最后,保姆的老公死了,保姆死了,而一家人里面的女儿也死了,原本的有钱人家的男主也死了。爸爸成了杀人犯被通缉,躲到了没有人知道的地下室里,儿子为了救爸爸,发誓要努力挣钱买下那栋房子。电影拍的很好。视角也很独特,当他们的计划被打乱,儿子问爸爸接下来什么计划的时候,他爸爸说没有计划,没有计划就是最好的计划。如果一开始他们没有这样做,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了呢?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啊,也不会按部就班的按照你制定的计划丝毫不差的前进,计划永远改不上变化,明天也永远是未知数。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做好眼前的事,把握自己能把握住的,又想起了村上春树的那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人生就像一口大锅,里面盛满了各种各样的的人和事,组成了这个形形色色的世界,没钱的为了生计拼命,有钱的人也一样孤独,好像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内心深处都有别人无法到达的森林。或许人生没有意义就是最好的意义,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