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君子之交淡如水。”连吃饭都实行“分餐制”。
可是我们也经常在古文中读到“同袍同泽”,甚至共用一些很私人的物品,那么古人对于“间接接吻”这种亲密行为会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从卫生的分餐到交换口水的共餐
中国人的进食方式出现过三大变革
第一:很早之前中国人是跪在地上吃饭的,后来才改为坐在桌子上吃饭;
第二:很早之前中国人是用刀叉吃饭的,后来才改用筷子;
第三:很早之前中国人是“分餐制”,一个人面前摆上七八小碟东西,自己吃自己的。后来才改为“共餐制”。
而前两项变革是促成第三项变革的重要原因。
其实中国实行“分餐制”的目的是为了分化等级,与讲卫生无关。一场宴会上地位越高的人,面前的食物越丰盛。但有人说那同等级的人坐一张桌子不就行了?这就要归功于古人吃饭的坐姿了。
古人跪着吃饭会有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进行夹菜运动时活动范围会非常有限。
如果大家围着一个桌子吃饭,跪坐会导致除了面前放的两个盘子外,其他的菜肴根本够不到,何况在没有筷子的时候还得刀叉并用。若是强行越限,吃相难看不说,还有可能重心不稳导致整个人摔在餐桌上。
既然如此不便,那我们为什么要跪着吃饭呢?答案就是:避免走光。
史前时代我们的衣服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不分男女,而裙子下面就真空了,就算后来有了所谓的裤子,也是绑在腿上而并非腰间,要是坐着必会走光,所以只能跪下用裳遮住。
虽然“挂空挡”的时尚在东汉时期不再流行,分餐的习惯却延续了很久,这就要追溯于另一个原因-刀叉。
宋朝以前,中国人没有发明铁锅,也就没有“炒”这种烹饪方式。所以煮炖和烧烤是烹饪肉类的主要方式。那时候中国人也和欧洲人一样,吃饭离不了刀叉。
战国以后筷子开始代替刀叉,桌上的菜品也都在烹饪前被切成了方便入口的小块。
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质的丰富,能够表现等级的东西越来越多,不需要在吃食上再去区别化,再加上坐姿和餐具的便捷,古人就不再重视分餐制,毕竟一顿饭下来十几个碟子洗起来实在太麻烦,所以一些不太讲究的小门小户的就开始摒弃分餐,而转为共餐吃饭。
到了宋朝,皇帝估计是看这样吃饭实在太过浪费,而合餐最大的好处就是吃多少夹多少。于是提倡节约的宋朝皇帝开始号召大家同桌就餐,共餐制度延续至今。
“推杯换盏”的口水交流会
从分餐到共餐需要突破的一个心理障碍就是—介不介意对方的口水?而这对于古人来说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他们早就习惯了。
既然古人是分餐,怎么会习惯共用餐具呢?答案是他们一直以来都喜欢用一个酒杯喝酒。
古人虽然坚持了很久分餐的好习惯,但敬酒时却有蘸甲和传杯的恶习。杜牧《后池泛舟送王十》诗中:“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中的蘸甲说的就是当时敬酒的习惯。
中国人讲究“茶七,饭八,酒十。”也就是说茶要倒七分满,饭要吃八分饱,而酒要倒十分满,满到端杯子时指甲都戳到酒里了,这敬酒的情谊才算到位。
传杯也是古代宴会喝酒的习惯,古人宴会中每个人餐桌都会有一个分配的酒杯,自己喝自己的,但轮到敬酒环节就不能用自己的。
《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武松和武大郎两口子喝酒,酒至五巡,武松讨了一副劝杯斟满酒,先敬了武大郎,武大接过来一饮而尽,把杯子给武松后,武松又斟满一杯去敬潘金莲。
这一段描写能看出:第一,敬酒专门有一副酒具叫做劝杯,顾名思义就是劝人喝酒的杯子;第二,这个劝杯敬完前面一个人是不洗的,直接拿给下一个人喝。
古人还有一个喝酒的雅趣叫“曲水流觞”。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描述道:“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听着感觉这是一个极其风雅的习俗,殊不知这是一个大型的口水细菌交换现场。
公用的酒杯放在水面,杯子停在谁面前谁就拿起来喝掉,然后蓄满酒传向下一个人。这种集会经常一来就是十几二十人,谁要是在其中打断了游戏节奏来洗杯子,估计是要被拉入黑名单了。
有人要问了,古人对“间接接吻”都这么不讲究么?
其实还是有人介意,比如在过去有一项学子必参加的宴会叫做乡饮,就是每年当地官员要请学子们喝酒,共用一套酒杯。
南宋大儒朱熹就专门针对这个不卫生的习惯而修订了乡饮的礼仪,要求备办酒席时必须先备好水桶,敬酒之前要舀点水把杯子洗一洗,然后再敬酒。“酒再行,次沃洗。”这样感觉卫生多了。
可惜像朱熹这样有洁癖的人还是在少数,这个良好的习惯在当时也并没有被好好推广,直到现在,有些偏远地区的村子,在正式的酒宴中还保留了这共用“劝杯”敬酒的习惯。
第一双公筷
在满清皇宫里,每个人吃饭都有“份例”,比如慈禧太后每顿饭要端上两个火锅、四碗大菜、四碗素菜、六盘炒菜、四种面点、一整只挂炉烤鸭还有一大只挂炉烤猪,这么多东西估计20个人都吃不完。所以每次她都会把吃剩的东西赏赐给嫔妃和王公们。
吃别人吃剩下的食物,除了会有吃到别人口水之嫌,心理也会很不舒服。像皇帝太后这类高高在上的人自然是不会顾及别人感受了。
而在宋朝的皇帝们就不一样了,除了历史上著名的好脾气外,还很善于提别人考虑事情,为避免别人吃到自己口水这种事上,专门发明了“公筷”。
《西湖游览志余》中就记载了宋高宗的用膳习惯:“必置匙箸两幅,食前多品择取欲食者,以别箸取置一器中,食之必尽。饭则以别匙减而后食。吴后尝问其故,曰:‘不欲以残食与宫人食也。’”
也就是说宋高宗吃饭时要摆上两副餐具,凡是他想要吃的菜,就用公筷夹到自己的盘子里,再用自己的餐具把菜吃完。剩下他没动的菜就分给宫里其他人吃。皇后问他原因,他十分可爱的说:“我就是不想让别人吃我剩的东西嘛!”
不能细想的特色小吃
岐山臊子面大家都应该听说过,也上了第一季《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然而问题来了:汤哪去了?
回答:汤倒回锅里循环利用。
这种吃面叫做酣水面(陕西话里就是口水的意思) 或者涎水面,要知道,这种面一般是在参加重大活动的时候才会做,而且经常是整个村子一起食用。
由于锅有限,人多,所以吃面是一波接一波的,每碗面也只有一点点,所以每人吃几波十几波也是很常见的。除了干净的第一波面之外,其他的…
据说这中一大群人“间接接吻”的吃面方式是三千年前留下的习惯。吃臊子面的历史,要从金戈铁马热血沸腾的周武王时代开始,所谓 “回汤”,彰显的也是周文化中的和谐思维。
嘿小鼬在此专门提示,如果你有勇气想去关中的村子里尝尝最正宗的臊子面,记住九个字:“不喝汤,不喝汤,不喝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