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本天成,人之性格的形成很大成分源自于天性,但又受其生长环境与后天学习的影响,这种性格的本身其实也在进化,这种进化,我们不妨理解为学乖了。
不学乖不行啊,我们自从出生开始,便不自觉地进入一个预设的社会规则中,这种规则保护我们基本的生存空间,当然,也会束缚个性的张扬与自由发挥。
我们发现,任何的自由与发挥都应该是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之下,否则就是任性,而任性总要付出代价的,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
敢于仗义执言,不计后果,是岳飞的本性。这类人我们身边不乏其人,他们什么都敢说,如果不让他们说出来,真可能会憋出毛病。可是,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说出来之后呢?覆水难收,有时真替他们捏一把汗。
“我是为你好”可能是他们的初衷,但人家未必领情啊。尤其,他感觉你动了他的奶酪,那你的初衷在人家的眼里什么也不是。原来,心底无私未必就天地宽啊。
关于岳飞与秦桧的恩恩怨怨,很少有人去翻历史旧账,而更愿意认可评书中的演绎。
说到这里,不是要为奸臣翻案,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奸臣也是臣,臣的后面就是君,如果这个巨无霸不首肯,相信什么样的臣也不敢胆大妄为,必须看清幕后的那只黑手。当然,奸臣为了一己私利,以私废公推波助澜的恶名是跑不掉的。
作为一个职场人,尤其想做一个成熟的职场人,不能只沉湎于听书的快感。读史能使人明,多读点历史,从久积的沉淀中,我们会汲取到更多的宝贵财富,克服自身的弱点,少走弯路,开宗才能明义。
书接前文,因为岳飞的小任性,南宋集团的大老板内心的天平已经倾斜,公元1138年,秦桧升任宰相,这一年,是岳飞人生滑铁卢的开始。
祸从口出
这年南宋和金人谈判,金朝遣使前来说准备归还河南失地,岳飞根据在一线作战对金人的了解感觉有诈,立马上奏:“金人哪能信啊?宰相是个蠢货吗?就不怕被世人嘲笑吗?”
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农耕国家,这也是南宋军事作战能力一般的原因。但从行政权力的划分,秦桧的官职显然要高于岳飞。岳飞如此上奏,耿直的品格再现,但无疑是目无领导,直接得罪的就是权贵。史料记载:桧衔之。从此开始,这两人开始正式交恶。
如果说仅得罪一个秦桧也就算了,无非就是打个小报告,穿穿小鞋,那后来发生的事直接惹恼了大老板,岳元帅说话太直接,这就给自己的前程布满荆棘,太过凶险。
某一天岳飞遇见当时最可能被立为皇太子的赵眘,岳飞高兴的说:“赵眘才是中兴之主啊。”
这个赵眘为何人?赵老板本无子嗣,赵眘非赵构亲生,即便是拟定为赵家的接班人,那也是人家的家事,是后话。岳飞兴之所至,漫不经心的一句话,把主子给得罪了,“那我就是废物喽!”求此时赵构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那些年里,岳飞因为耿直的性格,实话实说,仗义执言,接连着得罪同事、领导和老板,我实在想不出岳飞的赢面有多大。此时,岳飞最大的敌人,俨然已经不是金兀术了,他已经陷入南宋集团的政治斗争旋涡中去了。
历史最终选择了赵眘,宋孝宗的确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开创了“乾淳之治”。岳飞的慧眼识人还是有远见卓识,但这是后话。错在当时不分时间场合过早表露,而且,干预人家的家事本不明智,直接得罪的就是自己的大老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