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larscope 的困境
Scholarscope 从2017年4月运营以来,服务了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在2018~2021年的3年时间里,用户量增长了8倍。
与用户共同到来的是服务器及网络费用的上涨。2019年的支出已经与当年的捐赠总数相当。雪上加霜的是,进入2020年后,用户增长与捐赠总量出现了劈叉现象——用户数量依然保持增长,而捐赠却持续下滑。2020年度 已出现入不敷出的情况,截至2020年12月,有¥5894.02 漏洞需要填补。2021年上半年,该情况继续恶化,截至今年8月底,赤字已经扩大到¥-15926.73。

前人选择的道路
从以往其他项目的经验来看,免费软件的未来主要有三种:
1.继续维持免费;
2.寻求非营利组织的帮助;
3.商业化。
1. 维持免费
完全免费软件(且不含有植入广告)的情况有两种:
①背靠大公司,由公司维护;
②个人开发者,由个人维护。
前一种情况较为常见,通常为功能受限的软件。目前大家最常用的PDF阅读软件可能是 Adobe PDF Reader,该软件由 Adobe 公司提供给用户免费使用,仅提供阅览、标记等少量的功能,而更为复杂的功能,都放在 Acrobat 中付费卖给用户。在这种情况中,免费软件只是为了吸引用户使用,增加付费部分的用户基数。
后一种情况较少见,通常是不需要联网的软件。在当前网络环境较为开放、便捷的时代,很多功能已放置在云端处理,由个人开发、维护的项目已经越来越少。因为当前环境下,免费意味着作者需要付出较多的带宽、流量费用,且仅能靠不定期的捐助获得少量的收入,而网络上无节制的复制、分发、使用更加重了这一问题。如果用户数量暴增,服务器与网络流量的开销将会令项目陷入停滞。
2. 寻求非营利组织的帮助
将源代码开源,并寻求诸如 Apache软件基金会 的帮助是许多国外免费/开源项目最终的途径之一。开源一直是网络世界的精神内核。很难想象没有开源软件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因为目前超过90%的网络服务器是构建在开源的生态系统上。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先驱们的开放态度,就不会有当今网络世界的快速发展。
然而,这些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帮助非常有限。因为开源基金会是从大处着眼,优先资助能够改善计算机底层环境、提高网络效率的项目,如 Llinux系统、Apache服务器、Jakarta项目等等。而对于 Scholarscope 这样的小项目来说,并没有资助的意义。
3. 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在页面上添加广告、一次性付费软件、定期付费软件、按量付费服务都是属于这一范畴。页面广告可能是大家最常见也最厌恶的营销途径。开发者通过与广告商签订合作协议,在软件中发布、展示广告,从而获取收益。后面几种付费方式更为缓和,更符合用户的使用感受,但对于用户来说,一次性付出较多的买断费用或少量多次地付出订阅费用可能并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预期。
Scholarscope 的未来
因此,基于以上情况和目前国内互联网环境,Scholarscope 只有 维持免费 和 商业化 两条路可以选择。
若选择维持免费,大概率会出现赤字持续增长,最终关停服务,导致用户无法继续使用 Scholarscope。因为网络费用与用户增长并不是呈线性关系,而是指数关系。在用户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运营费用超过捐赠数。因此,维持免费这条路在不久的将来,会遇到难以逾越的困境。
如果选择商业化道路,Scholarscope 可以在获得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持续为科研工作者服务,开发更好的科研工具。但考虑到 Scholarscope 的学生用户比例较高,需要更好地平衡用户经济压力和 Scholarscope 运营成本,保障 Scholarscope 长期、稳定、高效地运行。
这两条道路都是艰难的选择。
http://blog.scholarscope.cn/logs/dilemma-and-futur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