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几次闽北电话有感:
昨天再现诡异,我的手机接到闽北区号的固定电话,我接了几次,对方没有声音,我挂了几次,对方也打了几次,我问是谁,就是不说话。闽北是我的户籍地,为什么会接到那里的电话,总不能是农村打来的电话吧,那么打电话的人出于什么目的,和福州又属于什么关系,是不是合作关系,是不是想把我押解回闽北农村,利用那的人对我继续精神摧残,起到借刀杀人的效果。我已经离家二十多年了,我和那个农村的关系也已经名存实亡,养父也去世了很多年,那个农村意义上已经没有亲人。三十年前的农村就已经唯利是图,嫌贫爱富,对我们父子冷嘲热讽,我现在是孑然一身,没人愿意当我是人,我也没有必要和义务让自己有钱,然后去他们面前炫耀,满足他们的虚荣心。我的烦恼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人在福建,这地方和我在省外的一些城市迥然不同,这里我没有知音人,曲高和寡,省外去过的一些城市我有人可以聊共同的话题,他们并没有因为我是底层人就否定我的兴趣爱好,福州因为我是穷人便歇斯底里的否定掉我的一切,连生计都被他们剥夺。
我的电话号码是京城号,我不喜欢用福州号码,成天接到骚扰电话,我也很少告诉别人自己的号码,闽北那块魔域是如何知道我手机号的,是做兼职的人认识我,透露我的号码,还是福州这里透露,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为什么非得把我往泥潭里面推搡,为什么就是不肯放过我,不让我逃离火海。我一个人有文化或没文化真的很重要吗,我有文化有思想难道真是威胁,福州这的人都是坐井观天,真的有出过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吗,他们到现在还觉得世界和自己都是一样,无知愚昧,野蛮无礼,个个都是乱丢垃圾,扣鼻屎,随地吐痰大小便,随意骂人。难道上海、深圳的建设会输给福州,难道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社,岳麓出版社会输给福州,难道《南方周末》会输给福州,难道南京、苏州、西安、北京的人文历史会输给福州,去年河南卫视的古风节目惊艳全国,试问福州电视台有什么文化艺术,难道南京的夫子庙、秦淮河,明代长城,苏州的园林,北京的故宫会输给福州的三坊七巷吗,难道北京的文化艺术人群会输给福州吗。
有人看不惯我说福州不好,我说不好的方面是文化思想,是道德素质,我不否定其他好的一面,可建筑再如何拔地而起,维持城市风景线的还是人,如果人的道德素质低下,那么市容就会有瑕疵,真正的市容是人心的净化,心灵不干净,那么一座城市的水平也是肮脏的。三十年前我听到有人说,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理想,三十年后还是听到很多人这样说,甚至拿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来维护自己的观点。现在很多人生活都不错,可素质就是偏低,以前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以后还会是怎么样,一个个都是戾气很重,很野蛮,一副恨不得生吞别人的凶样子,试问礼节在哪里。很多人暴富之后,他们首先选择的不是洗礼精神,而是放纵外欲,比如赌博、嫖妓,很喜欢在朋友亲戚面前炫耀,试问荣辱在哪里。古代和现在是两个分裂的世界,仁义礼智信在古代有立足之地,文化思想在古代也有生存空间,古代记载的名士、高士一些也是穷人,可他们的言行举止却受到周围人的推崇和尊重,因为环境认可了这些价值,所以很多人都会支持。现在,如果是一个扫地的,或是做保安的,或是普通工人,他们就算奉公守法,谁会在乎他们的淳朴,他们说的话就算是真理,谁会真诚的听他们说话,试问礼节在哪里。
现在说是全民教育,可论文化思想还真的不如古代,古代没有资格考试,看重才艺实践,一个人只要学有所成就会被大家认可,弟子也遍布四方,穷人上不了太学,只要有人教就算是有学,不一定非得进太学被授予博士才算是有文化有思想。很多读太学的贵族并非有文化有思想,他们不过是依靠家族的便捷想谋求功名,很多没进太学的人一样很有文化,很有思想。刘备不算富人,他拜卢值为师,一块去的人就有公孙瓒、刘德然,刘备得到刘德然父亲的资助,古代只要与众不同,就有人会欣赏,被欣赏了就会给予道义上的帮助。吕不韦是贵族,他养了很多食客,这些食客都是百家思想的传人,吕不韦便利用这些人著书立说,现在那么多富甲天下的人,有多少愿意投资文化事业,比如请一批汉学大师给古籍书翻译,或是在各地盖免费的图书馆,或是以身作则,经常推广道德素质,或是搞一家出版社,赞助普通人出版作品。
有人说古代经常吃不饱饭,确实是这样,古代只要是兵荒马乱,或是横征暴敛,百姓都会水深火热,但这些并不能摧毁文化和思想的基础,古代的文化吸收有很多途径,可以耳濡目染,身边只要有一个有文化的人就能被熏陶,多少接收点知识。文化思想或是艺术这东西靠的还是个人的天赋和灵性,很多人大学毕业了也觉得跟普通人一样,一些专业毕业的也像是滥竽充数,公司招聘很多文案,结果这些有学历的人到了交稿的时候都是到处抄袭来的。现在读书不过是种过程和形式,一个人如果缺乏激情、灵性,读书也只是种消遣,难以学有所成,特别是文艺专科。又有人说古代读不起书,说什么纸贵,之前的布帛更贵,先秦的书籍有布帛书写,有竹简书写,这些都是宫廷事务,贵族家庭享有。那么民间就一定是学不起吗,有文化有思想的人可以口述,弟子们互相背诵,铭记老师的一言一行,所谓述而不作,先秦诸子的思想都是弟子们日后记载的,并不是老师当时自己著书立说。先秦各国有史官,也有乡校,就说乡校,除了宣传还是大家讨论的地方,周厉王就愤怒大家抨击时政,所以搞了道路以目,郑国子产不仅没有封杀乡校,还开放大家的讨论,一个人在那里发表见解,其他人听了算不算思想吸收呢,谁敢说古代学习的渠道少呢。
古代吃不饱饭,但是风骨还在,古代没有像样的学校,但是思想还在,现在全民教育了,人的文化思想却达不到古人的水平。先秦的墨子,他一个人就懂数学、光学、土木学、天文学、几何学、物理学、兵学等,孔子的儒家教育就有骑马射箭,音乐舞蹈,礼仪、占卜、写作等。墨家和儒家在当时都成为显学,显学难道就靠一张嘴巴吗,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技能。东汉末年的郑玄是一代儒宗,名誉四方,当时黄巾军在各地起兵,有一路正好遇到郑玄,非但没有伤害郑玄,还下马对他彬彬有礼,得知郑玄在某个县城,黄巾军特意绕过县城而去。农民军如果不重视文化,为什么会不直接杀了郑玄,农民军如果没文化怎么会尊重大师,惺惺相惜的条件就是彼此都觉得有共同的地方,谁敢说古代农民会没文化呢。又有人说先秦拿得起剑的都是贵族,因为佩剑有明确规定,有一定的标准,日本武士也有标准,可这些武士都是有主人的人,但是仍然有一批无主的浪人武士,他们一样有武器,闯荡江湖。春秋都已经礼崩乐坏了,谁还能约束住所谓的规矩,士人佩剑,一样有浪人佩剑,这些浪人到处找合适的主子,或替主子杀人,或暂时当食客等待被重用。
如果要认真厘清古代接受教育的困境,那么应该是从清朝开始,清朝对文化思想的管控很恐怖,说话、写作、书信、唱戏等都会被当成反清复明,百姓最没文化,百姓最穷的朝代就是清朝,元朝虽然也很残暴,那只停留在肉体上的侮辱,精神上并没有封锁,大家还可以用曲子发泄一下不满。又有人说李白是有钱人,所以能到处游山玩水,在唐朝,一个人只要有才华就能被贵族欣赏,然后就能得到一些资助,李白得到贺知章的帮助,白居易得到顾况的帮忙,都是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李白并不是真正的有钱人,他是自己的诗写的好,欣赏他的人很多,诗写的好就能换来物质上的资助,他游历的地方很多,接触的人都是各个阶层的人,有达官贵人,有寻常百姓,大家都很欣赏他写的诗,唐玄宗急着召见李白也是因为李白的诗情。现在人的文艺激情还不如唐朝,像我也爱好文艺,才华自然不如古人,可也不输给日常生活接触的一些人,很多人都对我爱好文艺冷嘲热讽,大惊小怪,好像几辈子没见过一样,特别在福州。试问,全民教育的今天为什么连文学都不能包容,连对文学的认知都没有,那今天的教育是不是虚有其表。
文化思想不能被少数人给把持,很多教授都是滥竽充数,一些专家更是心术不正,自媒体也是各怀鬼胎,著书立说也是东拼西凑,到处抄袭而来,根本谈不上学术,看这些人的东西还不如看古籍原版。现在人宫廷剧看多了,立即联想到古代的斗争,古代虽然有斗争,可一样有道义,不能觉得现在人无情无义就认定古人也都是无情无义。像曹操会放走关羽,刘备会放走徐庶,这些都是一种道义的体现,像北郭骚用自己的死来证明晏子的清白,他的朋友也一块自杀,用死来证明北郭骚的道义。现在人习惯把大学里走出来的人当成文化的标杆,很多人读书也是混日子,未必学有所成,那么多中文系、文学系、哲学系毕业的,试问几个变成莎士比亚,几个成为苏格拉底。专科毕业的就一定是人才吗,就一定有文化有思想,就一定有天赋有灵性,香港早期的那批老演员,都没有读过什么表演系,一些仅仅是上过短期的培训班,一些还是半路出家,靠着临场发挥,一些是在剧组里跑龙套的,这些人被挖掘后在表演方面都是惟妙惟肖,演什么就像什么,国内那么多艺校毕业的,试问几个能逾越那些学历一般的老港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