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7月的高考落幕了,压抑三年的心终于可以缓解,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等着幸运之神的降临,也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谁说等待是幸福的,我觉得等待就是一种折磨。那时的科技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随时随地都可以查一查高考录取结果,内审的农村条件还非常艰苦,我记得当时整个村子里面以及有只有两部电话,那时候查中考成绩,可以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来查询,一是查中考成绩,二是查录取结果,中间查了好几次都没有被录取,我渐渐的由充满希望变得失望,看来今年命运之神没有向我招手。
我开始坐立不安,选择复习,家庭条件不允许,如若出去打工,个头不高,力气不大,干不了重活,这可如何是好。焦急的等待中,会时不时到邻居家通过电话查询录取结果。那时的电话查询是要收取费用的,当时是几毛钱现在已经记不清了,毕竟已是二十年多前的事。好在邻居家大娘心地善良,再加上平日里导航与母亲关系甚笃,查一次两次也不收费。不过,即使关系再好,咱也不能总查,我记得那年到九月份的时候才公布了录取结果,听到被录取(现在看来那个学校并不好,但在当时,一个村里面也出不了几个大学生的时代,能被大学录取是值得骄傲的),全家高兴极了,不能说“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但也是庆祝一番,邻居听说村里出了个大学生,也纷纷来到家里,向父母表示祝贺。
记得大学第一志愿报的是语文教育,当时间汉语言文学,第二志愿才是政史教育。但是最终我是被政史教育专业录取的,原因何在,想必是高考语文成绩只看了489分,距离平均分还有一段距离的缘故吧。
说到这里,就又要聊作文水平不行的问题了,在上一篇更文里曾经提及此事,由于不是什么光彩之事,此处不再赘述。有兴趣的友友可以找到昨天的更文一探究竟。
从事教育工作后,尤其是最近几年,想着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就开始寻找作文软件。原想着用微信公众号记录,无奈自己的手机号已经注册了学校的业务公众号。阴差阳错,找到了简书软件,又阴差阳错加入了从容小主老师的不打卡就出局团队,这一加入,才感觉自己是真的上了“贼船”。
我是2022年8月2号入住简书的。由于之前在学校的微信读书群中也经常写点读书感悟、教育随笔等之类的文字,想着能找到一个我手写我心的平台也满心欢喜。不求成名成家,但求把心装下。
后来发现日更挺好玩,每天发一篇100字以上的的文章就算是完成打卡,时间久了,还能领取徽章,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开始日更。但是做一件事并不难,难就难在每天坚持做,于是在日更200天的时候断了更,这一断更,就很难再坚持下来。
好在2022年12月11日结识了从容小主老师,当时的自己也不知道哪根筋出了问题,面对这样一位写作大咖,我竟然敢于向她提出请求,请求加入小主老师的写作团队,现在想来,真是不自量力。要是天下真的有卖后悔药的,我一定多买几盒,因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你不知道我经受了怎样的“折磨”。
我首先加入的是基础写作群,这个群门槛低,也不要求每天必写。后来小主老师组建了千天班(那时候这个群叫“从容小主1000天不打卡就出局”群)。这个群和其他的群不同,可以用“两难”来形容。一是入群难,别的群只需群主同意或者邀请即可,而这个群可谓是进来不易,出去也不易。进来时不仅要经得小主同意,还要上交一份“投名状”,就是要写一篇“我眼中的从容小主”更文,况且字数还要超过800字,这一点不知难为住了多少人,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二是生存难,好不容易进群了,但是在群中生存下来可谓是难上加难。进来之后是要接受“魔鬼训练”的,说是魔鬼训练,其实是对于写作小白来讲,而对于写作大咖来讲简直是易如反掌。此群对更文时间有一个明确规定,2月份截止打卡时间是晚上12点,3月份截止打卡时间是晚上11点,4月份是10点,5月份就提前到了9点。可惜的是,我在群中只坚持到了6月份,便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的离开了。这看似不起眼的群规,却难住了许多人。
其实,当时小主老师不止一次的在群里说,有些人迟早是要出去的,迟早要出去不如趁早一点,少受折磨。我知道小主老师此番话是有意这样说的,既是为了督促大家提高认识,按时更文,毕竟每个人都各有各的工作和学习任务,谁都没有义务整天关注和提醒你,同时又给大家增加一些压力,以便老师们多准备备用文,做到未雨绸缪。
当时我在“从容小主1000天不打卡就出局”打卡群中的编号是021,每次打完卡,都要在群中报上自己的编号,同时上报的还有自己的打卡字数,并将字数填写在表格内。看着一个个友友不是两千就是三千的打卡字数,而自己绞尽脑汁才凑够800字,羡慕之情油然而生。但是码字可不是说生生气就能码出来的,它需要岁月的沉淀,知识的积累,再加上看问题的角度,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而自己就是个写作小白,在写文的道路上需要走的还很远很远。
其实,从进入“从容小主1000天不打卡就出局”群的第一天起,我就想着肯定有一天我会出局,只不过当时也想逼自己一把,看看自己能有多大的潜力,虽然不像小主和其他大咖一样要写小说,写些教育随笔和生活感悟总是可以的吧。所以那段时间主要写的就是与学生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再就是回忆了一把自己的“青葱岁月”,写了一个“致我们终将失去的岁月”的系列文,说是系列文,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因为只写了八篇,加起来也就10000字左右,根本谈不上系列文。但即使那样,也算一个进步,毕竟沉淀了一下自己的过去。
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打卡群中能坚持下来的友友都是有毅力的,没能坚持下来的各有各的原因。没过多久,我就宣告挑战失败,不得已从打卡群中退出,退出的那天晚上,轻松、不甘心、无奈萦绕在我的心头,可谓是五味杂陈,但是现实就是现实,有时不是你能左右的。
从“从容小主1000天不打卡就出局”群众退出后,本来想着没有了打卡的羁绊,生活能够更快乐一些,时间能够更充裕一些,没想到还是一如既往,生活没有因为打不打卡有任何改变,“忙”这个词似乎是我的影子,从参加工作后就没有离开过。于是我想,既然生活待我如此“不薄”,我也只能欣然接受,所以就放平心态,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该在简书中发点牢骚就发点牢骚,该写的东西就写点东西,反正是忙了,那就“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忙就忙点吧。
再后来就有了今年的1月11日庆水老师拉我进入从容小主文学院骐骥班的故事了,因为在之前的文中提及过此事,在此不再赘述。不过要提及的是,我在骐骥班的编号是B042。当时拿到这个编号,突然联系到自己的年龄和之前的编号,第一次进入打卡群的编号是21,第二次进入打卡群的编号是42,正好是原来编号的两倍,而且这个42正好是自己今年的年龄,难道是天意如此,看来我真的需要好好在千天班修炼修炼了,炼他个七七四十九天,炼他个三年五载,说不定还真能炼出点什么呢?
从离开到重新归队,似乎是一个玩笑,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我开始收拾行囊,向着前方,计划2024年何去何往。
教育随笔是必修课,生活在学校,工作在学校,时时刻刻都与学校、学生、同事打着交道,写教育随笔肯定是首选方向。在撰写教育随笔的同时,想着把自己没有回忆完的青春再拉出来回忆一遍,完成“致我们终将逝去的岁月”系列文,哪怕只能写三五万字呢,毕竟那是自己的过往,而且很多80后在看到这些情景是都是历历在目的。另外,在我的简书中增加了每日一悟,想着把每天的感受用100-200字抒发出来,既能打日更的卡,也能积累一部分素材,一举两得。
有句话说的很好:“没有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有了计划,那就赶快行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