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1年已然过去,2022年悄然到来。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临一个问题,到底回不回家过年?
如果你在本地工作,那问题不大,只要有时间,每天都可以回家。如果你不在本地工作,而在外地工作,那你有可能考虑不回家。
网络数据显示,61%的民众选择不回家过年,而接近四成的父母对孩子回家过年这件事有着极大的期望。
岁末将至,为什么会出现不回家过年的情况呢?问题是复杂的,既有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也有环境的问题,更有文化观念的问题。
有些人选择不回家,害怕病毒,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可以回家,但他却选择留在异乡过年,不回家看望父母呢?
这就是人之观念和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了。要知道,社会发生了变化,人之观念发生了变化,那一切匪夷所思的问题就会出现,就连传统的文化也会受到冲击。
或许,传统年味变淡的情况,本就有迹可循。我们不妨听听过来人是怎么说的。
02
王先生:在广东工作了十五年,只回过四次家。
同行王先生今年已经45岁了,在佛山有车有房的他选择不回家过年。原因很简单,他不想劳碌奔波,也不想花太多的钱。更重要的是,如今通过网络就能视频通话了,没必要跑来跑去。
记得他刚来广东工作的时候,内心还是特别思念故乡的。在他看来,这终究是异乡,不是自己的故乡,还是故乡最好。
第二年的春节,王先生选择回到了老家。只不过,飞机票加车票,就花了他不少钱。一来一回,接近三四天的时间,这让他感觉到不是滋味。
他自己也感慨,公司春节假期半个月,但他在路上就花了四分之一的时间了。更何况,路途的费用还那么高,真的有必要吗?
更重要的是,工作了十年,他在佛山买了房子和车子,也落了户,娶了妻子,组建了家庭。如此,他也就更不舍得“花钱”回家了。
在他看来,远方虽然是自己的故乡,可自己如今的家庭在这里,就没必要思念了。只要父母还安康,那视频见面就可以了,红包依旧给,只不过不在现场罢了。
这,并非是王先生个人的选择,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或许,年味变浓,正在成为现实。
03
如果你是王先生,那你是选择每年回家呢,还是跟他一样,宁可留在佛山也不回家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后者。为什么呢?因为文化、观念、经济、需求、心理以及传统理念发生了变化,致使“年味”正在变淡。
我们先从文化的角度来说。
中国人最强调的,就是“团圆”文化。只不过,如今地域流动人口增多,流动的频次也增大。这个时候,团圆的文化就会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个人为先”的文化。
出现了“极度利己”的想法后,其实年味就变淡了。因为我们要考虑金钱的问题,考虑上班的问题,考虑夫妻孩子的问题,更要考虑需求的问题。如此,问题不就出现了吗?
就像上文王先生所说的那样,能够用视频通话,得知父母依旧安康,那回家就没有必要了。
或许,我们会认为他说的话特别“没有孝心”。可实际上,这是综合各方面条件所得出的最后选择。
如果故乡比较近,那回去问题也不大。而故乡比较远,那你一来一回的时间,就足以花掉大多人一半的春节假期。还有高额的机票费和车票费,会让普通人不敢回家。
所以说,涉及到了金钱和时间问题,那人之“过年”需求就会大幅度降低,心理渴望也会被削弱。
04
年味变淡,这是一种“悲哀”。
既然年轻人和中年人都不愿意回家,那最心寒的,到底是谁呢?终究是我们的父母。
所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如果可以选择,大多人都不会离开父母。但是,为了生计,为了养家糊口,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来到异乡打拼。这,便是一种无奈。
当他们打拼所赚到的金钱还不够养家糊口,甚至连机票费都不舍得给,觉得贵的时候,那他们还有回家的渴望吗?早就被磨灭殆尽了。
只不过,像这样的选择,终究是“短视”的行为。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生最为不幸的悲剧,就是父母希望看到孩子的时候,他却不在。当孩子希望看到父母的时候,一切都回不到过去了。
所以说,无论因为什么,无论路程有多远,不妨回家看看,多陪伴在父母的身边。
或许,陪伴并不能给你带来多少钱,但至少能唤起心中对于“年味”的渴望,唤起内心深处对于“家庭团圆”的追求。
一切,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